三十年前,一场红楼绮梦来到了荧幕前,

精彩绝伦的87版《红楼梦》一夜间家喻户晓,

不仅创造了90%的超高收视率,

更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

“不可逾越的经典”

一晃眼三十年过去,

饰演宝玉的欧阳奋强先生

正在策划一场特殊的纪念活动(文末有彩蛋哦)

“宝哥哥”在微博里感慨:

一朝入梦,终生不醒的不止我

还有许许多多的红楼梦中人……

历时四年拍摄,151个角色,153个演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30年前

探寻幕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导演立项时没读完原著

1979年,导演王扶林去英国接受BBC的一次访问

看到BBC改编了莎士比亚的名作全世界发行时

他脑海中闪现了一个念头:

“中国这么多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改编?”

导演王扶林

归国后汇报时

他提到了可以将四大名著中《红楼梦》改编成电视剧

为什么会选择《红楼梦》?

“只是觉得《红楼梦》好拍一点儿!”

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当时说的其实是外行话

当时他连《红楼梦》都没看完,

没想到,拍摄意见被中央电视台采纳了,

周汝昌、冯其庸等老一辈红学家,也都全力支持!

左 沈从文 右 周汝昌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读书无用”

一些大学中文系的学生,

连古典名著都没怎么读过。

拍《红楼梦》的第一要义是普及,

借由电视这个最为大众的传播方式,

让人们重返对经典的回溯与阅读当中。

作为一个自称“连《红楼梦》都没有读完”的统筹者,

王扶林要先过自己这一关。

1983年2月,改编《红楼梦》的筹备组成立,

接受这个任务时,

王扶林提了一个要求:

用一年时间,脱产学习《红楼梦》。

找人进组,要“巧劲儿”

创作班子除王扶林之外,

第一位成员是王立平。

王立平找到王扶林说:

“我试写一个主题歌,如果你们觉得好,就用我;

如果写得不好,我一分钱不要,自己走人。”

就这样,王立平用一年时间创作了《枉凝眉》

此后,王立平在剧组待了4年

创作了14支曲子,首首经典

在《红楼梦》的拍摄过程中

每天开场,必先放《枉凝眉》

让演员进入到那个时代

像王立平那样主动请缨的,再无后来者

更多的时候,

王扶林对人才的搜罗施加了一点“巧劲儿”

摄像李耀宗是表演系科班出身

王扶林认为

作为摄像的李耀宗懂表演

来剧组最恰当不过了

李耀宗当时30岁

是那个时代的“大龄”男青年

他的女朋友在湖北武汉儿童艺术剧院当演员

《红楼梦》一拍

李耀宗怕把婚姻大事耽误了

为了免除李耀宗的后顾之忧

王扶林答应把他女友也调进剧组做场记

但王扶林有一个附加条件

——婚事要等《红楼梦》拍完了再说

这名跟着男友来的场记,就是东方闻樱

对,她就是“四春”之一的探春

《红楼梦》拍完后

李耀宗和东方闻樱结婚

成为一段“红楼佳话”

只是,这段佳话并未持久——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走进大观园的,为什么是他们?

《红楼梦》的选角方式是双管齐下

一是由副导演去全国各地挖

另一个则是号召有意者写信自我推荐

在成麻袋装的自荐信中

只有一个“应聘”成功

那就是陈晓旭

在陈晓旭的来信中

有两张登着她诗作的剪报

一张画报封面

还有几张照片

陈晓旭在信里明确表示要演林黛玉

还对林黛玉进行了独到的分析

还谈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王扶林很快给陈晓旭回信

红楼一梦30年,演员的命运竟与剧中角色惊人相似!

约她到北京见一面

王扶林觉得扮演林黛玉的演员应该是个诗人

但陈晓旭“说是诗人,还算不上,但起码有这个潜质”

剧组化妆师的林黛玉造型手稿

而且,在王扶林的感觉里

这种味道的姑娘

在20世纪80年代几乎很难找到

“在18岁的人里头找一个会写诗的,太难了。”

邓婕

制片主任任大惠第一次见到邓婕时

有些失望

眼前这个相貌平平

身高只有155厘米的姑娘

和从成都带回来的录像里

完全对不上号

更和高挑、盛气凌人的王熙凤相去甚远

看起来,邓婕有一股儿泼辣劲

但要个头没个头

又不算是特别漂亮

演丫头气场大了

演夫人小姐个子又不够高

商量过后,大家决定让她试一试王熙凤

被冷落的小个子邓婕,

一上镜,简直像换了个人

多年后,任大惠依然记得

这边一喊开机

邓婕“啪”一拍桌子,是背影

然后,“啪”一回身

有一张很漂亮的脸

那股子凤辣子的劲儿

在这样的瞬间,表露无遗

邓婕的王熙凤定妆照很惊艳

培训班里竞争最激烈的角色,也是王熙凤

邓婕的对手是乐韵、周月和于兰

她们身高全在165厘米以上

正是书中王熙凤修长的身形

最终王扶林认为身高可以垫高

拍板让邓婕饰演王熙凤

欧阳奋强

女孩儿都确定了

剧组却迟迟开不了机

因为还差贾宝玉

当时,来竞演贾宝玉的年轻人中

有一个女孩,叫张玉屏

本来想反串贾宝玉

但后来,她觉得,另外一个人可能更适合

那就是峨眉电影制片厂的欧阳奋强

王扶林为了片头的那块大石头

去峨眉山采风

顺道就见了欧阳奋强一面

可见面时欧阳奋强脸都没洗

穿得也很简单

但王扶林觉得他身形合适

当天晚上就叫欧阳奋强去北京试镜

生活中的欧阳奋强大大咧咧

是离《红楼梦》人物气质最远的一个

剧组专门为欧阳奋强办了一期学习班

······

1984年春,100多位大小演员悉数到位

剧组在北京圆明园开设封闭式培训班

请专家指导演员进入《红楼梦》的世界

大家上午读书,下午排小品,晚上学习琴棋书画

培训班共花费了10万块

“我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总投入也才这点!”

王扶林说

这个培训班就是为了给大家更多酝酿的时间

大观园的姑娘都会作诗,都会写字

笔杆子都没拿过,你怎么表演啊。

30多年过去了,

令人震惊的是,剧中演员的命运

竟与扮演的角色惊人相似……

当年粉面生,如今鬓双白

剧作家吴祖光曾经说过:“想拍好红楼梦很难,因为贾宝玉还没有生出来。”不过欧阳奋强却是个例外。他除了恰到好处的外貌之外,还有那无法伪装的眼神。

但是人们对他的记忆已经定格为宝玉了,后来成为导演的他,与当时大红大紫的他相比,落差还是有的,他与贾宝玉命运前后的差异很是神似。

美人如名将,不许见白头

林妹妹绝对是一个千古绝唱的悲情女,她聪明过人却红颜薄命。而陈晓旭性格不知道是入戏太深了还是其他原因,现实生活中的“林妹妹”虽然进入商界且挣了大钱,却始终是郁郁寡欢很少言笑,最后皈依佛门,抑郁病亡,和剧中人物真是如出一辙。

因戏终成痴,造化竟弄人

提到87版《红楼梦》,那就不得不提马广儒,他本是冲着贾宝玉的角色去的,不管是戏里还是戏外,都以贾宝玉自居,但最终出演的却是贾瑞这样猥琐的配角,最后郁郁不得志,纵酒成性。

马广儒太爱宝玉这个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甚至爱上了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传言他多次向陈晓旭表白被拒绝,甚至割腕自杀。之后的生活放荡不羁且染上酗酒恶习,年纪轻轻就暴病而亡,其命运与死于凤姐相思局里的贾瑞何其相似?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曹公笔下的薛宝钗,无疑与张莉的气质十分相近。“面如银盘,眼若流珠”,她温文尔雅的气质和一身富贵姿态,必然成为了大观园里的最有气质的存在。

现实生活中,张莉远赴加拿大留学,房地产生意搞得风生水起,但至今还是孤身一人,带着一个儿子相依为命。无论是剧里剧外,“宝钗”终究还是没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贾宝玉。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剧中最出彩是邓婕饰演的王熙凤。王熙凤是红楼第一女强人,如今邓婕也和凤姐一样事业有成。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妙玉虽然戏份不多,但依然位列金陵十二钗,可见曹公对她的喜爱程度。妙玉的扮演者是姬培杰,后来因为扮演了妙玉这个角色,改名为姬玉。

现实中的姬玉也和剧中一样,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佛教信徒,她一直在弘扬佛教文化。

湘江水逝楚云飞

郭霄珍虽然出生于残疾人家庭,却凭着努力和天赋赢得了史湘云这个角色。演完戏后她只想留在北京,报考了北京艺术院校,但是没有录取,之后出演几部戏也是不温不火,无奈之下只好回到了安徽,开始教黄梅戏。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在87版《红楼梦》中,袭人不是最漂亮、手巧的丫鬟,却因贤惠伶俐而深得人心,袭人最终的命运也不算悲惨,袁枚将这个长相普通却端庄大方的丫鬟演绎得很到位。现实中的袁枚,虽然没有在影视圈大红大紫,转战幕后工作之后也算安稳,和袭人的命运很相似。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红楼梦》中的贾探春,是贾府女儿中最出挑的一个,虽是妾生,但是因为才华出众深得人心,所以最终被南安王府太妃选为义女出使和亲。现实中的东方闻樱,南下广东做起了电视台幕后管理,曾出品《省委书记》等电视剧,和探春的结局很相似。

三十年了,87版红楼再聚首!

近日,

一张老照片,

勾起了无数红迷的无限感慨,

似蹙非蹙的林黛玉,

肌骨莹润的薛宝钗,

以及面若秋月的贾宝玉。

一晃眼三十年过去,87版《红楼梦》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为了筹备纪念87《红楼梦》开播30周年的活动,并将这个想法变成现实,于3月3日在摩点网独家众筹了一场“1987,我们的’红楼梦’暨87版电视剧《红楼梦》开播30周年”的纪念活动,活动将在今年6月17日在北京大观园和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一直以来,欧阳奋强与剧组主创、剧迷的沟通过程中,感受到了大家对于这部电视剧的难忘情怀,2017年正值开播30周年这个值得的纪念的日子,便萌发了为剧组和剧迷举办这次活动的初心,他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剧组演员、主创的认可与支持。

这是87版《红楼梦》剧组30年来阵容最齐全的一次聚首,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将讲述台前幕后的故事,红楼歌曲原唱陈力携民乐团在人民大会堂重现经典,用音乐还原记忆中的红楼世界。

饰演薛宝钗的张莉、原唱陈力、以及饰演秦可卿的张蕾和饰演元春的成梅都将分别从加拿大、美国等地赶到北京参与此次活动。而在中国各个角落的剧组演员、主创也将在2017年6月17日这天,与广大剧迷共聚一堂,细数30年来这场不愿醒来的“红楼梦”。

“红迷”们,一起参与和见证87红楼30年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