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过,募兵制和征兵制的不同?
征兵制,只要你达到法定年龄,就必须服兵役,这是公民的义务。
募兵制,军方会向社会征集愿意当兵的人。
从道德水准来看,实行征兵制的军队,水准会更高一些,面对杀戮,可能会良心不安,有时候甚至下不去手。而如果实行募兵制,报名参军的人本身或许就更“嗜血”一些,在战场上,作战会更勇猛,该开枪就开枪,不会手软。
如何解决士兵道德水准过高导致战力下降呢?《黑镜》第3季第5集《战火英雄》中,军方的科研人员给出了几则数据,不知道是编剧编的,还是真实情况:
20世纪初,大部分士兵甚至没开过枪,或者就算开枪,他们也只是朝敌人的头上放空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军队,陆军准将会拿着棍子走在战队中,他会抽打他的士兵让他们开枪。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火时只有15%~20%的人会开枪。世界命运悬于一线,却只有15%的人开枪,这告诉我,战争本来可以结束得更快一些,如果当时军队能更高效一些的话。
《黑镜》第3季第5集《战火英雄》
面对这种情况,军方开发出一套“麦斯”系统,植入士兵的脑袋里,控制了士兵的思维。士兵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长官想让他们看到的东西。
故事一开始,战士们就要去消灭所谓“蟑螂”,这是他们给敌人取的名字。这个名字本身,就会降低士兵杀人时的负罪感。而当士兵们看到敌人“蟑螂”的时候,下手就更是毫不留情了,因为那些“蟑螂”脸色苍白,没有眉毛睫毛,嘴里长着细碎的獠牙,而且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嘶吼。面对这样的怪物,果断开枪是最好的选择。
新兵斯崔普第一次参加实战,就跟一只“蟑螂”肉搏,并杀死了它。不过,那只“蟑螂”留下了一个发出绿光的手电筒,斯崔普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手电筒,他被绿光照射了一下。

之后,他开始出现各种不适。
原来,这个手电筒是“蟑螂”发明的,用于干扰“麦斯系统”,斯崔普被照射后,可以看到真实的世界了,原来他们屠杀的所谓“蟑螂”根本不是怪物,而是跟他一样活生生的人。他开始反抗长官,希望可以清楚脑中的“麦斯系统”。然而长官在其脑海里播放了他屠杀“蟑螂”时的真实画面,原来他杀的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这让心灵崩溃,实在难以接受。长官说,如果你拒绝重置“麦斯系统”,我就将这段视频不断地在你脑海里播放。
斯崔普屈服了,他选择了“麦斯系统”,继续做军方的杀人机器,只有这样,他才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几年后,斯崔普复员。他站在家门口,看着温馨的家,亲密的爱人出来迎接。而其实,在我们观众眼里,他的面前只是一幢空无一人的破败小屋。原来,麦斯系统仍在他的大脑里发挥着作用,所谓温馨的家、所谓爱人,也都是军方强加给他的幻觉。
《战火英雄》通过深刻的剧情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探讨了科技、战争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提醒人们警惕任何形式的思维控制和信息操控,关注科技发展的伦理和社会影响,珍视人性中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力量。
那么,剧中的“蟑螂”又是谁呢?原来,他们是通过基因筛查,被认为是有缺陷的人。所谓健全人认为他们不配生活在世上,如果将他们全都消灭,那么一些特殊的基因疾病将不复存在。
所以,《战火英雄》其实探讨了两个重要的议题,除了战争与人性,还有基因歧视。军方除了给战士植入“麦斯系统”,还通过不断的谎言与欺骗,给附近的村民洗脑,说“蟑螂”会传染会伤害他们,所以村民们很害怕,而且仇恨“蟑螂”,尽管没有植入“麦斯系统”,也依然希望“蟑螂”死。
就像时下网上一些人,通过经年不断的洗脑之后,莫名其妙地仇视某个国家、某个种族。
基因歧视的设定明显取材于二战时期的德国纳粹,希特勒要清除掉基因有缺陷的人群,保持人种的先进性。基因清洗和种族歧视的主题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基因编辑和优生学的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