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天前
和田玉的三大未解之谜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所示藏品:殊胜和善古典艺术馆提供
和田玉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掌握了解的知识,而在这些当中,也有很多不能给出精确答案。
市场上的碧玉绝大部分都是俄料,即俄罗斯碧玉,而这里所说的和田碧玉,指和田碧玉籽料。
和田碧玉籽料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在和田有碧玉籽料的产出,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碧玉山料的存在,虽然有说法称发现了碧玉山料的玉矿,但到如今并没有见到过确切的实物。
玉龙喀什河和策勒河与洛浦县之间的戈壁滩上出产高品质的碧玉,但都是籽料或戈壁料,至今还没有找到其原生矿。
据说在渠首往上几公里,曾发现过碧玉的矿脉,黑山也传说发现过碧玉的矿脉,但到现在也只是传说,并没有实物。
而新疆碧玉,绝大部分都是玛纳斯碧玉,与和田碧玉无关。
是和田地区没有碧玉山料的存在,还是其原生矿床暂时被隔绝?有待更多的探索研究。
关于原生的红玉籽料和黄玉籽料,一直是业内比较受争议的话题。
东汉的王逸著《玉论》载玉之色为:“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时有,而黄、赤者绝无。”
这是说,玉有白、青、黑、赤、黄五色,而常见为青色、白色,黄色和赤色很少见。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研究认为:玉只有白、绿两色。他在《天工开物》中说:“凡玉惟白与绿两色。绿者中国名菜玉,其赤玉、黄玉之说,皆奇石、琅玕之类,价即不下于玉,然非玉也。
宋应星这里不同意“赤玉”、“黄玉”为真玉,警示后世学者应该好好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中的“赤玉”、“黄玉”究竟所指何为。
但清代傅恒等所纂《西域图志》称和阗玉河所出玉有绀、黄、青、碧、白等色,另一位清代学者椿园在《西域闻见录》也说:叶尔羌所产之玉各色不同,有白、黄、赤、黑、碧诸色。
关于红玉和黄玉,多是从古代的说法而来的,但从古代的描述来看,红玉、黄玉到底是不是指的原生色还有待考究,而古人对于玉色的描述很有可能是对皮色的描述。
很多玩家手上的红玉、黄玉往往经不住推敲,都是以次生色的沁料为主。
籽料是怎么形成的?一般的答案都是籽料是山料而来,原生矿的山料滚落到河流当中形成籽料。
但这个说法其实也面临很多的问题,就比如上面说到的“为什么有碧玉籽料而没有碧玉山料”。
关于籽料的来源,有山料滚落的说法,也有火山喷发等等说法。
从籽料的外形来看,从籽料分布状况等等,火山喷发说更容易解释,但让大家非常信服的说法,目前还没有。
这就是和田玉行业里的三大未解之谜,如果读者有新的见解,欢迎留言。
赏玉之美 品玉之韵
殊胜和善古典艺术馆出品
▼
…
殊胜和善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禅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