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罗斯(欧洲)

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国土面积17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6亿,是世界上疆域最辽阔的国家;俄罗斯为联邦制国家,全国分为85个联邦主体(一级行政区),包括46个联邦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3个联邦直辖市、1个自治州和22个共和国。

俄罗斯国内的这些共和国多建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各共和国拥有不同于其他州、边疆区等一级行政区的特殊地位,即“有限自治国家”,这些国家都拥有自己单独的官方语言、国旗和法律(不能与联邦法律相悖),其元首统一称作“首脑”,但目前还有少量共和国仍保留“总统”这一称谓,如车臣、鞑靼斯坦等。

在22个共和国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车臣共和国,她强悍的尚武传统和浓厚的伊斯兰宗教氛围让世人印象深刻;最有钱的为鞑靼斯坦共和国,该国工业实力雄厚,经济总量占到联邦经济总量的约4%,首府喀山被誉为俄罗斯的“第三首都”;地盘最大的为萨哈共和国,她地处西伯利亚,国土面积达31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省份”;人口最多的为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全国人口约410万,其首府乌法是俄罗斯第10大城市,同时也是俄罗斯国内的石油重镇和石化工业中心。

2、格鲁吉亚(亚洲)

格鲁吉亚位于亚、欧两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濒临黑海,国土面积6.9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70万,该国海拔较高但气候宜人,是亚洲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

格鲁吉亚全国下辖9个州、1个首都区、1个自治州和2个自治共和国,这2个自治共和国分别是西北部的阿布哈兹共和国和西南部的阿扎尔共和国。

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濒临黑海,北部与俄罗斯接壤,主体民族为阿布哈兹族,因其在前苏联时期就是自治共和国,所以1991年格鲁吉亚独立后仍保留了阿布哈兹的自治地位;历史上阿布哈兹族与格鲁吉亚族本就存在较深的矛盾,1992年双方爆发战争,阿布哈兹在俄罗斯军队的协助下击败格鲁吉亚政府军并宣布“独立”,虽未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但该国目前实质上属于独立的状态,俄罗斯在2008年俄格战争后也在此驻军。

阿扎尔自治共和国濒临黑海、南邻土耳其,主体民族为格鲁吉亚族,第二大民族则为阿扎尔族,该国在2004年后自治权逐步被格鲁吉亚政府削弱,只保留了部分文化方面的特权,目前由格鲁吉亚政府直接管辖。

国中有强藩,盘点世界上国内存在“自治共和国”的4个国家

3、阿塞拜疆(亚洲)

阿塞拜疆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濒临世界第一大湖里海,与中亚诸国隔“海”相望,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是一个什叶派穆斯林国家,阿塞拜疆盛产石油,其首都巴库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曾是全球的产油中心。

阿塞拜疆全国分为10个经济区,下辖66个区和11个直辖市,其中其西南部的纳希切万共和国辖7个区和1个直辖市。

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是被土耳其、伊朗、亚美尼亚三国所环绕,不与阿塞拜疆本土接壤的一片“内陆飞地”,面积约550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万,其主体民族为阿塞拜疆族,此外还有少量的库尔德族和俄罗斯族聚居。纳希切万在前苏联时期就是自治共和国,1991年阿塞拜疆独立后,成为该国内部一个保持高度自治的地区;根据阿塞拜疆的宪法规定,纳希切万属自治共和国,拥有设立议会、宪法法院和内阁的权力,他们可以在阿国的宪法框架下制定本国的法律,但外交和军事权却不在其手中。纳希切万地盘虽然不大,但资源丰富,大理石、盐、钼等矿藏储量十分可观,同时她处在“突厥走廊”的关键节点中央,对于阿塞拜疆和其周边国家来说具有很高的地缘战略价值。

4、乌兹别克斯坦(亚洲)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地区,国土面积44.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700万,是世界上唯二的“双重内陆国”,同时该国为全球最好的棉花产地之一,被外界誉为“白金之国”。

乌兹别克斯坦目前辖12个州、1个直辖市和1个自治共和国,即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

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地处乌兹别克斯坦的西北部,濒临中亚大湖咸海,国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超乌全国总面积的1/3,人口仅约200万,主体民族为卡拉卡尔帕克族(占比38%),其次为乌兹别克斯坦族(占比32%)和哈萨克族(占比25%)。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在前苏联时期就是自治共和国,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该国继续承袭了之前的自治地位;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拥有自己的宪法、议会和官方语言,但无军事和外交权;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计划收回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由退出”该国的权力,这引发了当地人大规模的示威活动,示威人群甚至提出独立诉求,但最终被镇压。

#地图##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