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1月,奉系将领郭松龄率部反奉,他麾下的奉系人马在他的指挥之下,接连攻陷山海关,绥中,锦州等地,对奉天形成了威逼之势。

奉系首领张作霖为此着急上火,连忙请求日本人援助,不久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奉军由守转攻,击溃郭部,扭转局势,郭松龄这边见兵败已成定局,便带着夫人韩淑秀化装逃跑,逃到了新民县一个农户家的菜窑里。

但是奉军的追兵却穷追不舍,不久便追击至此,并在菜窑之中抓到了藏身于此的郭松龄和夫人韩淑秀。

郭松龄和夫人韩淑秀被抓后,在东北骑兵第十四师师长穆春授意之下,二人被押至辽中县老达房进行关押。

当时,穆春派了一位与郭松龄有师生之谊的中校参谋来对郭松龄夫妇进行问话,这名中校参谋见到郭松龄夫妇后,便询问其郭松龄这次起兵反奉的目的。

而郭松龄听完问话,还未开口,他身旁的太太韩淑秀率先开口说道: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不能怨你的老师,他也是受人鼓动的。

郭松龄这边一听,脸色骤变,赶忙开口说道:淑秀,这件事情上,你不要瞎说,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我个人的主张,与他人无关。

中校参谋这边听后,又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么请问一下老师,你起兵反奉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郭松龄听后,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道:这件事情的起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因为杨宇霆,我与张氏父子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早在第二次直奉大战结束之后,我就曾多次力劝张大帅,我们不要在领兵入关,抢夺地盘了,我们东三省地大物博,经济富庶,人口有三千多万,尽够我们干的。

起初,张大帅对我的劝言进行了肯定了,但是过了几天后,我去大帅府见张大帅,他却话锋一转,告诉我杨宇霆不同意我的建议,说他的见解比我高,不久便向了直隶、山东、江苏、安徽派去了四个督办。

郭松龄死前一昼夜:反复痛斥杨宇霆的为人,亲笔写下不完整的遗嘱

说到这里,郭松龄眉头紧锁,一脸的无奈,随后,郭松龄又接着说道:这次入关打仗,杨宇霆是主张者,从他个人执掌奉军的兵工厂已经有十几年了,他不仅没有造出来多少武器弹药,反而还花费高额的价钱去外国购买枪支弹药,一次购买就耗费了几百万元。

这其中有百分之三十的回扣,悉数落入杨宇霆的腰包之中,这次少帅准备张罗着我去江苏当督办,但是我并不想去,而杨宇霆在半路杀出,最终由他去往江苏担任督办,但是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宇霆赴任还不到一个月,便折了奉军两,三个师,最终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奉天,因此我这次在滦州起兵,主要是讨杨以清君侧,和张氏父子并没有任何关联和矛盾。

这场问话,从白天到黑夜,这位中校参谋全部记录了下来,1925年12月25日拂晓,这名拂晓从师长的口中得知,大帅张作霖派来了卫队团长高金山前来枪决郭松龄夫妇,正在赶来的路上。

这位中校参谋心中多有不舍,因而便将这个情况提前告知给了郭松龄,当时,这位中校参谋对郭松龄说道:老师,张大帅派来了执行队,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你有什么遗嘱就说给我听,我定会替你去完成。

郭松龄早就预料到自己的下场,因而并没有太过吃惊,而是从容淡定地让中校参谋拿来了纸笔,开始亲笔写下遗嘱,但是就在郭松龄亲笔写下第二条遗嘱,准备写下第三条遗嘱时,卫队团长高金山走了进来,二话不说便命士兵将郭松龄夫妇带上了汽车,拉到老达房村外执行枪决。

而中校参谋只能够含泪目送郭松龄夫妇离开,拿着这郭松龄亲笔写下不完整的遗嘱交到了少帅张学良的手上,

张作霖在看过这份遗嘱,还从这位中校参谋处获悉到郭松龄生前反复痛斥杨宇霆的为人的话语后,心中五味杂陈,痛心不已。

1927年,奉军在北伐军作战,接连吃下了败仗,作为奉军前方统帅的张学良对此懊恼不已,他当着奉军众多将领的面,一脸感慨地说道:如果今日郭茂宸还活着,我们绝不会吃下这场败仗。

也正是由于张学良对于郭松龄之死始终耿耿于怀,在张作霖遇袭身亡,张学良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后,张学良便毫不犹豫的将喧宾夺主的杨宇霆和他的亲信常荫槐在大帅府中就地击毙。

郭松龄夫妇在老达房村外被执行枪决后,奉系首领张作霖为了警示麾下的其他奉系将领,便将郭松龄夫妇的尸体曝尸三日。

郭松龄夫妇的尸体被曝尸三日,郭松龄的表亲郑宝几番请求寿夫人,寿夫人心地善良,则对张作霖进行了劝说,张作霖见事已至此,便同意了由郭松龄的表亲郑宝来为郭松龄夫妇收尸安葬。

郭松龄夫妇的尸体被安放到棺椁后,因没有找到合适的茔地,便将二人的棺椁暂时放置于珠林寺内,但是后续由于“九一八”事变爆发,郭家人为了安全着想,便只能够将二人的棺椁暂厝在奉天的国公寨胡家坟高岗上。

一直到了1952年,时隔28年后,郭家人才将郭松龄夫妇的棺椁安葬于七间房墓地,使得这两位生前遭受暴尸、寄灵、暂厝之颠沛的过逝夫妇终究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