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田的第15军,根据其作战计划,于1942年的1月初,即令竹内宽率第55师团攻入缅甸,首先进攻毛淡棉。
1月20日,日军第55师团突破缅甸的国境线,在密林中等待下一步进攻的命令。图片来自网络
该师团第112联队(缺第3大队)、143联队,由曼谷乘火车向北至彭世洛下车,向西经达府进入毛淡棉以东泰国边境上的麦索地区,作好突破国境线与向萨尔温江口东岸毛淡棉进攻的准备;
第112联队冲作藏中佐第3大队从曼谷乘火车向西至干差那武里集结,然后向西突破缅甸国境攻占土瓦海港,策应对毛淡棉的进攻。
这一次,第15军从彭世洛下车向西至泰国边境的山地原始林区,通行极其困难。不过,有些地段,英国已作过测量,故15军一面令部队徐徐通过险道向前集结,一面以工兵及抽调第33、55师团部分人员,开辟原始林中和险峻的山间道路。
由于道路的影响,部队装备的骡马牲口跌死于山涧的较多,因而决定山炮兵第55联队,每中队只带一门山炮参加作战,其他留于后方。
由于道路不好,为解决给养、弹药的运输,还征用了大批农民的耕牛驮载。
1942年,日军运输队使用的牛车。图片来自网络
1月17日,竹内宽率部到达了泰缅边境的麦索,通过情报获知中国军队已从云南进入缅甸,在印度的英军一部已乘船从海上到达仰光。另外,英美空军开始活跃,常至泰国侦察、攻击轰炸。
1月20日,55师团、33师团,从麦索发动进攻,击溃了英军约400人的防御,突破了国境线,1月23日到达缅甸的柯卡里平原,并在该地准备对毛淡棉进攻。
冲作藏第3大队也于1月4日的夜间,突破于差那武里以西的国境线,沿途击溃了小股印度人部队,1月19日,又击溃英军约1000人,占领土瓦港口。
日军进攻毛淡棉部署如下:
(一)第55师团由克昂多向西在汗那河以南地区,骑兵第55联队在左(南侧)、第112联队在中、143联队在右,以三路平行方式攻向毛淡棉。
第143联队松井利生率其第1大队在汗那河以北沿岸,掩护师团北翼。
(二)第33师团以第215联队在克昂多以北,攻向毛淡棉北方的拔安,控制萨尔温江的东岸地区。
(三)冲作藏中佐率第3大队,从土瓦海港沿海岸攻向毛淡棉。
1月28日晨,第55师团所部从克昂多攻向毛淡棉。日军判断,毛淡棉有英军缅甸第2旅、印度部队第17师约为3000人。
1月30日,第55师团的3个联队攻至毛淡棉外围以东地区,遭到英军利用城东小片长狭山地以迫击炮、机枪火力的有力抵抗,其两个步兵联队,数次攻击都被打退。
但是,川岛吉藏大佐的骑兵第55联队仍从城东南183高地与江岸之间快速前进,攻入小片长狭山地以西地区并进入毛淡棉城,1月31日,该城被骑兵第55联队占领。
随后,英军撤至萨尔温江北岸的莫塔马,第33师团原田栋大佐第215联队,于1月30日从麦索出发,在缅甸独立义勇军的配合下,于2月3日攻占了毛淡棉以北的拔安,而控制了萨尔温江下游以东地区。
日陆航空兵小畑英良中将的第5飞行集团司令部,于1942年的1月下旬由台湾转到泰国的曼谷,其所属第4、第10飞行团的6个战队(即重轰炸第14、62战队,轻轰炸第8、31战队,侦察第77战队,战斗第50战队)分别驻于曼谷、那空沙旺、潘世洛、南邦等机场,配合第15军向缅甸进攻。
同时,他们与第3飞行集团所部,先后于12月23、25日以重轰炸第60、62、98战队,轻轰炸第31战队配合,轰炸了仰光英国总督的政厅、防波堤、电报局、电话局等地,并和英国以及陈纳德志愿空军战斗机部队发生大空战。
两次轰炸中,日军的13架重轰炸机、5架战斗机被击落。其中,重轰炸机第98战队损失最大,在23日对仰光的轰炸中,即被击落两架,战队长臼并茂树大佐,在机上指挥时亦被击毙,日军第一次轰炸仰光时,约有2000居民伤亡。
据日军统计:
12月23日至31日的数次空战中,共击落英国空军战斗机10架,击落陈纳德(按蒋介石将军规定,一个中队在缅甸、两个中队在昆明)志愿空军队战斗机两架,日方损失战斗机、轰炸机为50架。
第55师团攻占了毛淡棉、33师团到达萨尔温江的东岸拔安时,饭田的第15军司令部仍在曼谷,与泰国进行各项军事交涉,同时在首都作必要的警备。
当前线两个师团大致已准备好进攻前的地形侦察、各渡河点(萨尔温江)舟艇的集结、掩护渡河的火力配备等之后,饭田即确定:
(一)迅速攻占仰光及附近地区,以获得作战基地,为以后进攻缅甸的中部、北部作好准备。

(二)以第33、55师团并立渡过萨尔温江,首先捕捉歼灭西岸英、印军,到达锡唐河一线。
接着,日军迅速渡过锡唐河,一部向北,对东瓜方向的中国军队进行警戒,其主力攻占仰光,歼灭英、印军,使其失去作战的策源地。然后,各部进行向缅甸中、北部作战准备。
攻占缅甸的日军在丛林中渡河 图片来自网络
依照以上的作战计划,日军第33、55师团于2月8日和10日的夜间,渡过萨尔温江。此时,当面的英军第17师经战斗后撤退,日军即向锡唐河方向追击。
2月24日,第15军令两个师团到达锡唐河东岸,在该地区集结,作3月初直接进攻仰光的准备。而骑兵第55联队由军直属,进至北方的东瓜一带,对我国远征部队进行警戒。
第33师团所担任进攻锡唐河铁路桥的任务,由原田栋大佐第215联队执行,前进中,这个联队遭到铁桥以东约两公里英军在135高地上的有力抗击。
日军拼命连续进攻,经过一番恶战,2月22日上午10时30分,135高地被麦田要少佐第1大队及配合作战的山炮兵一个小队、工兵一个中队占领。
英军随即组织反攻,在对岸的10多门火炮实施掩护,经一整夜激战,日军又投入第214联队高延隆雄少佐第3大队,从南面对135高地以西进行包围。
英军觉察到此地难以再守,乃将部队撤至西岸,并于2月23日早6时将锡唐河铁路大桥炸断,与日军隔河对峙。
在攻占仰光的过程中,日军与驻缅英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图片来自网络
早在1941年1月初,英国驻缅甸军司令海顿中将与其参谋人员研究对缅甸的防御问题时认为,从军事地理上来说,仰光是一座暴露的城市,极易受到日本空、海、陆军的攻击或封锁。
因此,他提出在战备方面,需构筑印度东部英帕尔至缅甸的达木、锡当、锦达并沿亲敦江南下到加里瓦的公路,可与印度直接通行,部队调动、物资运输一且遭到海上封锁,即可通过公路进行。
其作战物资应储存在缅甸的北方曼德勒以南的铁敏拉和曼德勒以及密支那等地的战略后方,与我国和印度接近的地区。
就在日军攻占仰光之前,日军大本营考虑到马来亚、印度尼西亚的战争,比预定的进展要快,因而于3月4日下令将原属山下奉文第25军的牟田口廉也第18师团,和已属第25军但此时尚在国内的渡边正夫中将的56师团调至缅甸,以增强该军的实力,并由缅甸北部,攻入我国云南,企图切断我国至国外的交通。
第15军第33、55师团渡过锡唐河到达勃固、帕亚枝之后,按照军部的命令作了3天的准备,由第33师团进攻仰光,第55师团于仰光以北的勃固,控制三叉铁路要点,掩护第33师团的进攻。
进攻仰光的是第33师团两个步兵联队,他们于3月7日到达城北约15公里的一带,在仰光至勃固的铁路以西地区,作好了直接攻城的准备。
当晚,作间乔宜大佐的214联队(缺第2大队)在左(东侧)、原田栋大佐的215联队(缺第3大队)在右(西侧),平行向南进攻仰光。
第33师团师团长樱井对这两个联队特别交待,主要是攻取仰光,在攻击前进时,要避开一般战斗的纠缠,超越前进,攻入仰光城。
攻城战斗中,如出现僵持状态时,则切断北方帕亚枝一带贮水池至仰光城内的供水道,此外,还可以利用输油管道进行火攻。
3月7日晚,这两个联队向仰光攻击,几乎全是走小路或田野,绕过村镇,以避开战斗纠缠。东侧第214联队高延隆雄少佐第3大队遇上了英军由仰光后撤至勃固的坦克和机动炮兵部队,日军被迫投入战斗。
英国是世界上发明和首先使用坦克的国家,在使用坦克部队的战术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经激烈战斗,高延的第3大队被英军的坦克、机动炮兵、机动步兵打垮,高延也被打伤。
英军这支撤退的坦克部队,居然从在勃固日军第55师团防地上,打开了通路,而北去至东瓜与我国远征军会合。
由于英军坦克部队的这一不寻常的作战方法及惊人的火力,使得日军大为恐慌。第55师团第112联队长小源泽幸藏大佐,面对伤亡惨重的状况和战场的残酷场面,畏缩不前,3月25日,小源泽幸藏大佐被撤职,由棚桥真作大佐继任。
东南亚作战开始后,英、美军在地面、空中、海上等进行的较灵活、勇敢的作战,使日军遭到相当大的伤亡。
于是,在日军中产生了“恐战病”。其中,除了小源泽幸藏大佐之外,还有后来在瓜达康纳尔岛上作战的第18师团35旅团长川口清健少将(又称川口支队);在瓜达康纳尔岛上作战的第17军参谋长二见秋三郎少将等人,他们均被日军称作为“不名誉者”而撤职。
向仰光进攻右翼(西侧)的原田栋第215联队。于3月8日天明之后到达仰光附近,随之约1000人攻入城内,仰光被该联队占领,英军已主动分批撤离。
在攻占仰光城附近的战斗中,日军死亡138名、伤131名。当时,仰光的码头、货场,堆积着大量的我国进口物资,全被日军缴获。
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英军最终决定撤出仰光。3月8日,日军攻占仰光。图片来自网络
3月9日,饭田祥二郎到达仰光,他根据英印军第14师等部主动向北撤离,与我国刚由云南进入缅甸的远征军会合的具体情况,确定当前日军应暂时留驻缅甸南部,占领仰光以西的勃生地区,取得坚固立足点之后,再向北进攻。
此时,向仰光西北进攻的日军第33师团,由于英印军抵抗力量不强,该师团迅速由沙拉瓦底,绕过伊洛瓦底江口附近的水网地区,攻向西南,于3月23日占领了勃生,控制了毛淡棉以西,仰光、勃生以南地区的海岸,为后续部队由安达曼海北上至仰光等地,作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