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粽叶飘香,龙舟竞渡。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曲对屈原的千年追思。翻开《离骚》,那些炽热的文字仍如江涛般激荡人心,诉说着一个灵魂的孤傲与坚守。
他生于乱世,却以一身清白对抗浑浊的朝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明知前路艰险,他仍选择坚守正道,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他的忠诚不是愚忠,而是对家国百姓的深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流泪,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天下苍生的苦难。
世人皆醉,唯他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不愿随波逐流,宁可被放逐,也不肯屈从于谗言与权谋。他的品格如江畔的香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高洁自饰,不染尘埃。
最终,他选择以最决绝的方式守护自己的信仰。“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汨罗江的波涛吞没了他的身躯,却让他的精神化作永恒。他的死不是终结,而是一种更高贵的生——以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伏清白以死直”。
千年之后,我们仍在端午纪念他,不仅因他的诗,更因他的魂。他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值得用生命去捍卫——比如理想,比如清白,比如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日的我们,或许不必像屈原那样悲壮,但仍可像他一样,在纷扰的世界里保持一颗纯净的心。

1.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4.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端午之际,愿我们不忘屈子之风,守心如兰,行路如诗。
以下是屈原不同时期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