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激情之旅——攀登梵净山
吴芳华
今年春节后不久应朋友之邀,约定了四月份一起去贵州旅游。我在学生时代就对贵州赫赫有名的黄果树瀑布印象深刻,一心向往,一直都想去一睹风采,了却夙愿。近几年因家里诸多不顺,一直难以成行,这次有知己相伴,儿子媳妇又全力支持我出去放松,于是乎有了此次难得而快乐的贵州八日游。
八天贵州之行,我们从贵阳出发一路向黔西再向黔南向黔东再转向黔北,几乎游遍了貴州主要景点,真正领略了多彩贵州的秀丽风光和人文历史,尤其是最后一天的攀登梵净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强烈的心灵震撼,所以我的游记便从最激动人心的攀登梵净山开始。
4月18日,我们团队一行35人怀着祟敬虔诚之心早早出发去观赏攀登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梵净山,据说高2500米,要坐观光车进深山再坐缆车上山.,还得攀爬2000步石梯,方能到山顶。这神秘感极大的吸引了我,加之近几月我吃药打针治疗膝盖疼痛,腿疾已大大减缓,我即将奔八,以后恐怕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因此我下决心再此一搏,力争攀登上梵净山顶,一览被列为巜世界遗产名录》,被称之为无边法界极乐天宫,浩称梵天净土的神山,仙山,佛教名山。
我们坐旅游大巴到了梵净山山门,立即入园排队候进山的观光车,候车的人如潮涌,恐怕有数千人,大家都有序排队,鱼贯而入。我们足足候了近一个小时才坐上了景区上山观光车,因为山路狭窄婉转,只能坐十多人的小中巴观光车在盘旋山路上缓缓前行,车上有录音广播一路介绍沿途风景。我们怀着期待新奇的心情观看车外山景,只见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奇峰耸立,山青水秀,溪流纵横,不时有飞瀑悬挂,雪白的水柱与青翠山林交相辉映,赏心悦目。贵州属喀斯特地貌,没有象我们四川那样的参天大树,但满山灌木青翠茂盛,郁郁葱葱,不时有不知名的粉红色花成片成串盛开,点缀其间,万绿丛中一点红,沿途风光无限,不知不觉中已开行二十来分钟,9.5公里的崎岖山路已顺利完成到达了目的地——缆车站。
我们又依次排队等候上山顶的观光缆车,这正是贵州旅游旺季,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每处景点都人流如潮,人满为患。我们排呀等呀,一步一驱地走过七弯八拐的候车道,终于坐上了能容纳八人的观光缆车,翻山越岭,向终极目标梵净山前行。
抬头看前方是艳阳高照的梵净山顶,令人神往,俯瞰脚下身后白云缭绕的绿色深渊在我们身边渐行渐远,我们似神圣山人飘飘欲仙穿行在蓝天白云之间,秀美山景一览无余,心旷神怡开心之极!
下了缆车便到了接近攀登山顶的地方,一座名为蘑菇石的巨大石峰屹立面前,它奇特的形状颇似一朵硕大蘑菇因此得名蘑菇石,大部分游客到此都绕蘑菇石左转右转精心拍照,心满意足,对二千步石梯之顶的梵净山山顶却望而却步,不敢也不准备去攀登了,因为这既是对游人体力耐力的考验,更多是对意志决心的检测。我坚持和贤姪王剑涛一起去攀登作最后的冲刺。山门管理很严,严格按照预约号码依次叫号入内,我们连忙抓紧时间吃饭喝水为即将登山作准备,边吃边听预约叫号(因为人太多,为了安全,登山有人数限制,必须提前预约,我们选择预约的是道险坡陡的红云金顶),我们的号是一千四百多号,现在才叫到一千二百多号,时间还早,我又去大雄宝殿叩拜释迦牟尼,弥勒佛,我三叩九拜,烧了高香为家人祈福,又请了平安符为全家老小求平安健康,然后走出山门,我们的号已到,我和贤姪王剑涛终于扫码进关,走上了攀登梵净山的艰险之行。
排队上山的队伍似长蛇阵盘旋婉延缓缓前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人们成单行一个紧挨着一个,走了大约百多米,就到了一个最陡峭狭窄的拐弯转角处,这里路窄坡陡道险,这里保安分两个关口严格把关,第一个关口一次只放四十多人进去。这里的爬山石道一边是巨大的石山陡壁,另一边则是深不见底的绿色深渊,长满一丛丛叫不上名的绿色灌木。据说这里生长着7000万——200万年前的古老珍稀植物 ,被称为地球和人类之宝,世界自然遗产之地,世界生物资源基因库,被评为巜世界遗产目录》。这里道路稍宽可供两人并排前行。石壁上刻着印江,江口县两个县的字样。向一保洁工人打听,这里地处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是那种鸡鸣三县的地方。 再往前走十多二十米,便是一个拐角,这里坡更陡,路更险,又有一个保安严把关,他管理更严,一次只放一个人进去。这个人爬上了,又才放下一个人,并且不时用喇叭提醒登山者小心专注爬山,不要停留拍照,坡陡道窄注意安全。我们只好在此耐心等候,因为一次只能进一个人,爬行艰难,爬行速度很慢,这里一下成了瓶颈,大家都堵在此,等候保安一个一个放人过关。

回望身后山道密密麻麻挤满了等待上山的人群,大家都静静专注地耐心等候,登山者花花绿绿的各色着装,天南地北的各种口声,前呼后唤的呼叫嘻笑,使寂寞的山道热闹非凡。这时一伙中年男子唱起了激情红歌,他们高亢嘹亮的歌声,厚重磁性的男中音,一下子调动起了大家的热情。一个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男子还激情指挥,一边指挥一边激情自我介绍:我们是来自内蒙大草原的游人,让我们在美丽的梵净山一起纵情高歌!排队的人们瞬间狂欢呼应,欢呼声,尖叫声,掌声齐刷刷响起,人们前呼后应,不管上面下面,不分男女老少,无论认识不认识,大家热烈响应,齐唰唰一起放声高歌。雄壮优美的歌声,欢快愉悦的笑声,雷鸣般的热烈掌声汇成了巨大的混声大合唱,在山谷回荡,合着巨大回声一起飘向远方。
真想不到在这海拔二千五百米的梵净山险道上竟然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激情红歌大合唱,游客们笑逐颜开,放声高歌,歌声一浪高过一浪,掌声雷动,有人欢呼,有人拍照,还有一位游客吹起了竹笛为大家伴奏。虽然我们来自天南海北,互不认识,因为攀登的共同目标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因为耳熟能详的红歌点燃了大家的激情,似乎大家都是早已神交已久的老友故交,有歌声笑声掌声相伴,艰难的等待成了愉快地赛歌。
终于轮到我们过关了,保安一个一个放我们进去,我们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迈着小心翼翼的轻盈步伐顺着石壁走过几米长的步行道,就到了那个最陡最险最窄的拐角爬坡处。路窄,仅能一人通过;石梯陡,从青石崖上打下的石窝仅仅只能放下大半只脚掌,攀登者必须两只手撑石崖上,脚掌放入石窝,赶紧用双手抓住两边的钢索,再手脚并用地用力才能爬上一步,就这样目不斜视小心翼翼地爬,一步一个脚窝地上,终于爬过了这段险道,登上石梯上的平台回头俯视刚才爬过的石崖,心惊肉跳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好庆幸,以76岁的高龄顺利爬过了这段险道,居然没有让人扶,居然毫不胆怯更不畏惧,独自顺利攀爬完成,我为自己的勇气骄傲,更为自己的成功攀爬骄傲!
梵净山天气变化无常,刚才上山还是晴空朗朗,远山近景清晰可见,当我们爬第一个陡坡的时候已是雾蒙蒙一片,看远山,刚才还是阳光明媚群峰竞秀,这时起雾,远处面前都是白茫茫一片,啥也看不见,只有雾气弥漫,白云环绕,再爬到一线天,又下起了小雨,雨点洒落在头顶,想打伞吧,风大又不好撑,而且手脚并用要撑地爬坡还要用手抓钢索保护安全,只能冒雨艰难前行。快到山顶,又是大风呼啸,冷得直哆嗦,幸好导游提醒,山上冷要带件衣服。我连忙穿上了毛衣,才勉强御寒。 2000步石梯攀爬的过程中,居然经历了艳阳、迷雾,小雨,狂风,让我们领略了梵净山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象变幻。
过了这段险道,虽然上山的路依然很陡很窄很险,最窄处胖子恐怕要侧身才能通过;有的石梯从两边巨石的石缝里攀爬,陡得来近乎垂直,但两边有钢索可手抓住攀爬,而且穿行在巨石石缝中,至少不担心掉崖下,感觉很安全,王剑涛生怕我有闪失,在下面不断提醒:吴孃把钢索抓稳,小心,爬慢点!我回应道:不怕,你不用担心,你自己小心慢慢爬!第一我有知青历练经历,这点苦不算苦;第二我学生时代随宣传队在剑门关演出,我们几个同学经常从剑门关石笋峰旁笔陡的石崖上手抓藤蔓枝干,脚踩草兜一直爬上剑门关山顶,所以对付这几乎是一线天的狭窄陡坡陡崖,自我感觉良好,爬行很轻松!我和王剑涛一前一后地攀登着,爬累了在有平台的地方歇歇再爬,气喘吁吁了喝口水,缓解一下疲劳又接着爬,终于爬到了梵净山山顶,雪白的石拱桥连接起了两块巨石间的通道,我们好激动,赶紧在石拱桥上拍照,俯瞰桥下,刚才我们攀爬的狭窄垂直的石梯就在脚下,好惊险!
我们分别观瞻两块巨石,黑色的石崖一层一层似页岩整齐排列,石头形状整齐,方方正正,我们绕着石头转了好几圈,选最佳角度拍照,分别叩拜了石头旁小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弥勒佛,我怀着虔诚的心,以76岁的高龄,爬越2000步石梯终于来到了至尊至善的佛祖面前,我心潮起伏,心情激动,久仰大名的梵净山,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我终于历经千辛万苦,艰难爬涉来到了你的面前,我心情豁然开朗,心胸一下子开阔激动!听人说山高佛高祈愿灵念,我连忙双手合十,虔诚叩拜,祈祷佛祖保佑我们全家老小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祈愿老人健康长寿,祈愿儿子媳妇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事业蒸蒸日上,祈愿孙孙们健康成长学业有成前程锦绣!
因为经历了攀登的艰难险阻,我们倍加珍惜这山顶观光的感觉,我们分别绕着两块巨石转了好几圈,从四面八方观赏山下不同角度的风景,想多拍几张山景,可惜白雾茫茫,云雾缭绕,一片汪洋啥也看不见,但享受了登顶成功的喜悦,叩拜了2572米高山的释迦牟尼佛祖,弥勒佛,身到心到祈愿到,一切如愿以偿,我们怀着虔诚敬畏的心情再次叩拜,然后下山,结束了此次美好的梵净山之行。
这次攀爬既是对我体力精力意志的考验,更是对我人生体验的一次洗礼提升和历练,我深深地感知:世上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更没有不可愈越的艰险!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将以积极心态接受人世间一切苦楚艰难,挺直腰板铿锵前行,迎接挑战,勇闯未来!别了,梵净山!
作者简介:吴芳华,共和国同龄人,69年老三届下乡知青,71年招考为教师,先后在四川剑阁,绵阳多所中小学任教,中共党员,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