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矗立于东海之滨的国际大都市,以其繁华的商业和独特的海派文化闻名于世。但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上海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却又饶有趣味的“冷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面纱,探索一个更立体、更多元的上海。


1. “申”和“沪”的由来

上海的简称为“申”,别称为“沪”。这两个字都与其水系息息相关,浓缩了上海依水而兴的千年历史。

战国时期,上海地区曾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他在这里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其中一条重要水道被称为“申江”(即黄浦江的古称之一)。后人为纪念他,便以“申”作为上海的简称。

而“沪”(hù)则是一种古代捕鱼工具,由竹子编成,插入水中捕鱼。上海地区古时渔民多以此法捕鱼,吴淞江下游一带因此得名“沪渎”,上海也便有了“沪”的别称。

2. 上海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地铁里程

截至2023年底,上海地铁运营线路总长度已超过830公里,车站数量超过500座,稳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的地铁总长仅约399公里。

同时,上海地铁的日均客流量也常年位居世界前列,数百万市民和游客依赖这张地下网络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高峰期可超过1300万人次。

3. 咖啡馆数量全球第一

提到上海,你可能会想到小笼包和本帮菜,但如今它也是名副其实的“咖啡之都”。据统计,上海拥有超过8500家咖啡馆(数据截至2023年初),这一数量超过了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任何一个城市。

4. “魔都”的称号源自一部小说

“魔都”这个深入人心的上海昵称,并非上海土生土长,而是舶来品。它最早出自日本作家村松梢风1924年出版的小说《魔都》。

村松梢风在20世纪20年代多次旅居上海,被这座城市光怪陆离、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气质所吸引,遂以“魔都”来形容这座充满魅惑与未知的城市。这个称呼后来逐渐被中国文人接受并广泛传播,如今已成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昵称之一。

5. 我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诞生于上海

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营业性铁路——吴淞铁路,于1876年在上海诞生,连接当时的上海市区与吴淞口,全长约14.5公里。

这条铁路本是英国怡和洋行等擅自修建,希望展示铁路的便利。然而,由于清政府的保守和民众的疑虑,加上通车后发生撞人事故,这条铁路仅运营了一年多,就被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并拆毁。直到20年后,即1898年,淞沪铁路才在原路基上重建,成为中国自建铁路的开端之一。

6. 小笼包源于上海

闻名遐迩的中国美食小笼包,其正宗发源地是上海市嘉定区的南翔镇。南翔小笼馒头(当地仍称包子为馒头)起源于清代同治十年(1871年),由南翔镇日华轩点心店主黄明贤始创。其特点是皮薄、馅大、汁多、味鲜,制作工艺讲究。

后来,日华轩的学徒在上海市区开设点心店,将南翔南翔小笼馒头发扬光大,才有了今天风靡全国乃至世界的小笼包。

7. 世界唯一的磁悬浮列车商业运营线在上海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也是目前唯一一条商业运营中的磁悬浮列车路线。它于2002年底正式通车,连接浦东国际机场与龙阳路地铁站,全长约30公里。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31公里/小时,跑完全程仅需约8分钟。

这项技术利用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悬浮和导向,具有高速、低噪、环保等优点。尽管全球磁悬浮技术研究广泛,但上海这条线路的稳定商业运营,无疑是高科技应用于公共交通的典范。

关于上海的14个有趣冷知识,你知道多少个?

8. 上海城市坐标原点位于国际饭店

人民广场是上海的地理中心,而上海城市坐标原点则低调地设在国际饭店(Park Hotel)的门厅内。在那里,一个铜质的圆形标志镶嵌在地面,直径约60厘米,上面刻有“上海市大地原点”及经纬度等数据。

国际饭店建成于1934年,曾是“远东第一高楼”,楼高24层,83.8米,保持此纪录长达半个多世纪。当年,测量人员以国际饭店楼顶中心旗杆为原点,测绘了大上海的平面地图。

9. 世界上最年长的爵士乐队

上海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乐队(Old Jazz Band)成立于1980年,是上海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乐队成员平均年龄超过80岁,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和平饭店的爵士吧为中外宾客演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经典爵士乐,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年长的爵士乐队”。

10. 上海的路名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地理册”

细心观察上海的街道名称,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许多道路以中国各省市的地名命名。

这一传统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租界时期。通常,南北向的道路多以省份命名,如江西路、浙江路、四川路、西藏路等;东西向的道路多以城市命名,如南京路、北京路、福州路、延安路等。

这种命名方式仿佛将一幅中国地图铺展在上海的街巷肌理之中,漫步其间,如同进行一场微缩的中国地理巡礼。

11. 崇明岛: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

上海的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和中国最大的沙岛。其面积约1269平方公里(2020年数据),并且由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淤积,崇明岛的面积仍在以平均每年约5平方公里的速度向东海延伸和淤长。

12. 上海的市花和市树

每座城市都有其象征性的花卉和树木,上海也不例外。

上海的市花是白玉兰,于1986年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白玉兰在早春盛开,花色洁白,香气芬芳,象征着上海人民的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

上海的市树是香樟树,其四季常青,树形雄伟,能散发出特殊的香气,有净化空气、驱蚊避虫的功效,广泛种植于上海的街道和公园。

13. 中国大陆首家迪士尼乐园

上海迪士尼乐园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乐园。其选址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占地面积最初规划约3.9平方公里,后续仍有扩建。

选择上海,不仅因为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也考虑到了长三角地区巨大的辐射能力。

乐园的建设和运营,对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的旅游业、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都带来了显著的拉动效应。

14. 全国首个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成为中国内陆首个强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

条例对个人和单位的垃圾分类行为都做出了严格规定,明确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分类标准及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时间,“你是什么垃圾?”成了上海市民的灵魂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