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广东公布了15名执业药师“挂证”被罚名单,直接撤销注册证,三年内禁入。


同一时间,内蒙古通报:正在核查500多名“疑似挂证”的药师,涉及730家药店。

这不再是某几家药店的“个别情况”——而是全行业的“系统性爆雷”。

这波查下来,多少老板要被“连坐”?多少药店,要被吊销医保、断了生路?




01“我出钱请人顶岗”,
为啥成了违法?

我们接触的很多老板心里有一句话憋着:

“我不是不想请人,是没人肯来上班啊……我挂个证怎么就违法了?”

但监管不讲情面,它只看两件事:

你有没有“药师在岗”?他是不是“真在岗”?

不是值不值、难不难,而是有没有、是不是真。

别说你没解释机会——这就是医保局和药监局眼中的“底线红线”。

02别再赌了:

一个证,能毁一个店

你以为挂个证,顶多罚点钱?错了,现在是“连根拔”:

  • 药师被禁三年,职业生涯终止;

  • 药店一旦被查,医保定点资格取消、经营许可吊销;

  • 名字一挂红榜,顾客信任瞬间归零。

这年头,不是你有没有问题,而是你能不能经得起查。

“挂证”风波,正在撕开药店的真实危机

03为什么药师“挂证”

会越来越多?

说到底,是“专业信任”这件事,没人真正管得住。

有的老板,把药师当装饰;有的药师,把门店当提款机;有的顾客,从不分真假药师。

这种状态下,不挂证的药师活得比谁都憋屈,真做事的老板比谁都吃亏。

如果我们不主动改变,行业信用迟早被“挂证文化”拖垮。

解决办法不是“别挂证”,而是“让人愿意真上岗”。挂证不只是“法律问题”,它是“经营问题”。

最核心的原因,是药师在店里——没有价值感。不参与销售;不懂推荐;不知怎么和顾客聊专业。

久而久之,“来了也白来,挂个证更划算”,所以,要解这套死局,就得改一件事:让药师的在岗=有价值。

04怎么做?

我们验证过三个动作最有效:

1.开店会:药师每天1分钟讲“顾客提问+专业解答”;

2.联合推荐:药师+店员一起讲“用法+搭配”;

3.专业认知卡:顾客来店看到“药师手写说明”,自然信任加分。

这些动作,不靠药师主动,而是靠老板推动。

过去的药店靠“位置”,现在的药店靠“关系”,但未来的药店,拼的是“专业感”。

你店里有没有:能讲出病因的药师?能搭配联合用药的推荐方案?能说出“为什么选这款”的理由?

这些,不是“挂证”解决的,是“专业力运营”带来的。

最后

给所有药店老板的一句话:别再花钱找人“挂证”了,那是在用命换时间——有风险,有底线,还毁品牌。

把这篇文章转给你身边那个“还在找人挂证”的同行,也转给你店里那个“在岗但没价值”的药师。

让我们一起,把“假在岗”变成“真专业”。

温馨提示:因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点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