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足见,春天的雨何其珍贵。谷雨节气的显著特征便是春雨淅淅沥沥,所谓“谷雨”,其称谓亦源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论,故而充分彰显出了此节气于农业气候方面的重大意义。正因如此,应当言,谷雨着实是春天里一个极为美好的节气。

谷雨,乃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6 个节气,亦是春季的末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达 30°;于每年公历 4 月 19 日至 21 日交节。

在谷雨时节,于中国南方区域,通常开始显著多雨,尤其在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往往造就较长时段的降雨天气。秦岭—淮河乃南方春雨与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带,自秦岭 – 淮河周遭向北,春雨锐减。于北方地区,谷雨象征着“终霜”。

春雨绵绵乃谷雨最为主要的特征。值此时节,降水显著增多,田中的秧苗初栽、作物新播,极度需要雨水的润泽,降雨量充沛且适时,谷类作物得以蓬勃生长,充分体现出了此节气的农业气候意义。

在中国古代一些著作中,将谷雨分为三候:

一候萍始生

萍,因为“与水相平故日萍”。虽特指萍,但亦是水生植物集体春生的代言物。谷雨时节后,随着气温的升高,浮萍也开始生长,浮萍的生长也预示着,夏天即将到来。

二候鸣鸠拂其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鸣鸠拍打着翅膀提醒人们播种。布谷鸟是古代的春神,鸠鸣看暮,“鸣鸠拂其羽,四海皆阳春”。布谷鸟独特的叫声,似乎是在催耕。

三候戴胜降于桑

古时立春时,女子按照某些春天品物的形状剪裁出各种饰物,戴在头上,称为“春胜”。戴胜鸟羽冠高耸,鸣叫时羽冠起伏,就像是戴着春胜一般,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戴胜”鸟。所谓戴 胜降于桑,是说戴胜鸟在桑树上筑巢孵育雏鸟。

民间习俗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时间体系,更是一套内涵丰富深邃的生活与民俗体系。在民间,谷雨节气有着喝谷雨茶、赏牡丹、祭仓颉、“吃春”、祭海、走谷雨、贴谷雨贴、赏花等诸多习俗。

农业谚语

谷雨有雨棉花肥。

谷雨种棉家家忙。

谷雨前后见家吉(鱼)。

水稻水稻,无水无稻。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谷雨有雨好种棉。

过了谷雨种花生。

谷雨|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取自“雨生百谷”之意

苞米下种谷雨天。

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

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清明高梁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芒。

谷雨诗词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唐·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宋代·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