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谷穗散文‖岁月的留白:一场与遗憾和解的修行
13天前
站在时光的渡口回望,生命的画卷徐徐铺展。我们曾在晨雾里追逐朝阳,在暮色中捡拾星光,却在某一天惊觉,掌心的流沙早已悄然漏尽。这或许就是人生的常态——渴望如江海般浩瀚,而收获却似掌心的涟漪,在岁月的轻波中渐渐淡去。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写道:“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般蹉跎,以此为归。”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与遗憾的文化苦旅?那些未能触及的美好,恰似江南烟雨里若隐若现的亭台楼阁,朦胧中自有一番诗意。我们执念于握紧的,往往如握雪成团,越用力,消融得越快;而不经意间落在肩头的雪花,却在岁月的镜头里凝结成永恒的晶莹。
有人说错过是命运的伏笔,仔细想来,深以为然。就像敦煌的飞天壁画,历经千年风沙的侵蚀,残缺处反而生出超越完美的震撼。那些与我们擦肩的人和事,何尝不是命运精心设计的留白?年少时错过的懵懂爱恋,让我们懂得了遗憾的重量;青春里错失的机遇,教会我们珍惜当下的珍贵。正是这些未完成的篇章,构成了生命最动人的叙事。
不妨把人生看作一场山水游历。我们不必执着于所有风景都要亲手触摸,有些美好适合远观,有些故事适合珍藏。就像余秋雨笔下的阳关古道,历经千年沧桑,那些未能抵达的远方,反而在想象中愈发瑰丽。真正的成熟,是学会与遗憾握手言和,在得失之间看见生命的丰盈。
苏轼曾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这场单程的旅途中,与其为错过的风景黯然神伤,不如带着这份遗憾的重量继续前行。那些未能实现的梦想、未能留住的人,终将沉淀为生命的底色,让我们在未来的某个清晨或黄昏,忽然懂得:原来遗憾本身,就是命运馈赠的另一种圆满。
当暮色再次染红天际,不妨放下执念,以从容之心拥抱岁月的馈赠。因为生命最美的模样,不在于握在手中的圆满,而在于懂得欣赏遗憾背后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