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九年三月初八,此时的弘历正在南巡的路上。皇宫里传来奏报,说皇曾孙奕纯的长子出生,这下把乾隆帝乐坏了,终于在有生之年实现了五世同堂。此时,他的嘴里面说了一句话:长房长子长孙长曾孙长玄孙。说罢,顺了顺自己的胡须,为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载锡。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从此以后,乾隆的玄孙辈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诞生了。有生之年,弘历见到了五个皇玄孙。
一:嘉庆三年,皇高祖为载锡安排婚事,希望快点见到五世孙。
载锡的父亲是乾隆的长曾孙奕纯,出生时曾祖才57岁。祖父是高祖的长孙绵德,曾祖父更是乾隆的皇长子永璜。
嘉庆三年,也就是公元1798年。此时,载锡已经15岁,按照宗室规定,已经到了可以成婚的年龄了。
此时,着急的可不是载锡本人,也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他的高祖父乾隆皇帝。毕竟此时的乾隆已经达到了88岁的高龄。如果这位长玄孙能够尽快成婚,尽快生育的话,让他在有生之年还可以看到溥字辈的五世孙。
高祖为他选择的嫡妻是当朝一品将军庆成的女儿,应该说地位还是很高的。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二:婚后五年生育长子溥庆,此时高祖已经驾崩四年。
乾隆爷为自己的长玄孙满心欢喜的去安排了婚事后,以为次年就可以见到自己的溥字辈五世孙了。可能载锡年龄太小,加上嫡妻还没有到生育的时间。婚后五年才生育了长子溥庆。此时,载锡才20岁。
不过,他的高祖父乾隆已经驾崩四年了,很可惜没有见到这位五世孙。
嘉庆四年正月,高祖父驾崩,曾叔祖嘉庆帝亲政,十月份赏封载锡三等镇国将军。十年后,晋封为辅国公。
嘉庆二十一年,载锡承袭父亲的爵位,并没有递降,直接为固山贝子。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三:载锡膝下有4个儿子,其中长子和四子都幼龄,没有长大成人。
1.长子溥庆(1803-1803年),他是乾隆膝下五世孙溥字辈第一人,出生于嘉庆年间,他与末代皇帝溥仪是堂兄弟。因此,溥庆也是嘉庆帝的族玄孙。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2.次子溥喜(1809-1853年)
溥喜是载锡的次子,兄长幼龄,因此溥喜成为了实际上的长子。道光元年,13岁的溥喜承袭了父亲的爵位,递降为奉恩镇国公。
道光十二年,因犯事先被降为了辅国公爵位,六年后又再次发生缘事,直接被革去了辅国公的爵位。后来,再也没有恢复爵位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3.三子溥吉(1811-1866年)
溥吉在家中排老三。道光五年,溥喜已经有着爵位了,溥吉被朝廷赏赐了三等侍卫。三年后,赏封三等镇国将军,也算有了一个爵位了。
道光十八年,二哥溥喜的爵位被革掉后,只能由溥吉来承袭奉恩辅国公了。道光朝和咸丰朝,溥吉曾两次被朝廷派遣至西陵担任守陵大臣,并且中途在道光三十年还被授予了左翼近支族长。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4.四子溥哲(1813-1815年)
三岁的幼龄,溥哲没有长大成人,因此在朝廷也不会有爵位和官职的。溥哲是载锡的幼子。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四:载锡有3位毓字辈孙子,至道光二十一年就结束这一支了。
溥庆是幼龄,因此是没有后代的。
溥喜一生娶了三位妻妾,生育了两个毓字辈儿子。长子没有赶上玉蝶更新的年份,所以没有取名字。这位长子出生于道光九年,当月就夭折了。那么,溥喜生育的次子出生于道光十七年,比长兄小八岁。不过,在5岁那年也离世了。他的名字叫做毓山。
三子溥吉一生也有三位妻妾,不过只生育了一个子嗣,叫做毓崇,出生于道光十四年,也是于当年去世的。
因此,载锡这一支到毓山夭折之后就结束了,为此在道光年间就没有后代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