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的迷思:五百年的宣德炉何以胜过三千年的青铜器?
事件:2019年瑞士阔乐春拍,Lot 200
拍品:“牡丹凤凰”铜香炉,17/18世纪,款“大明宣德年制”
尺寸:高24cm,宽59cm
估价:5-8万瑞士法郎
成交:485.83万瑞士法郎(约3374万元人民币)
来源:瑞士私人收藏,德国家族传承超百年
“商周青铜器常见,宣德炉难觅”——这句收藏界箴言揭示了珍稀性的辩证逻辑。2019年瑞士阔乐春拍,一件17/18世纪“大明宣德年制”款“牡丹凤凰”铜香炉以485.83万瑞士法郎(约3374万元人民币)成交,远超5-8万法郎估价。
戏剧逆转
2019年瑞士阔乐春拍,编号Lot 200的“牡丹凤凰”铜香炉登上图录封面。高24厘米、宽59厘米的恢弘体量,彰显宫廷御用气度。估价谨慎,但竞拍激烈,最终价格数十倍于预期,创下当时中国铜炉拍卖高纪录,引发全球关注。
器物之美
此香炉以牡丹与凤凰为题,寓意富贵与皇权。铜质精纯,色泽古雅,局部鎏金点缀,虽有轻微擦伤与修复,仍不掩华美。凤凰羽翼生动,牡丹缠枝繁复,展现清代康雍乾宫廷造办处的精湛技艺,媲美明宣德原作。
宣德炉的神话
宣德炉始于明宣宗(1426-1435)命工匠以暹罗风磨铜及贵金属,依宋瓷与古器铸造,皮色典雅,器型精美,号称“诸炉之冠”。史载其数量或三千至一万八千,但经数百年损毁,宣德三年(1428)原铸真品极为罕见,远超商周青铜器的稀缺性。
时间的文化权重
为何五百年的宣德炉比三千年青铜器更显珍贵?商周青铜器虽古老,但存世较多,宣德炉则因稀缺与文化符号性独树一帜。其不仅是器物,更是明清宫廷审美与工艺的结晶,承载特定历史记忆。
余韵胜古珍
“牡丹凤凰”炉的拍卖传奇,揭示宣德炉作为文化符号的持久魅力。在盖里设计的“玻璃帆船”中,路易威登基金会的现当代艺术虽耀眼,但宣德炉以五百年的余韵,辉映中国传统工艺的璀璨。
信息:华豫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