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历史的长河中,尔朱荣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多数人对他感到陌生,却不知他深刻影响了北魏走向。尔朱荣出身羯族豪强世家,凭借家族雄厚财力在乱世崛起。

既是挽救国家的英雄,又是残暴不仁的屠夫,堪称南北朝最耀眼却又最具争议的权臣。

乱世崛起

尔朱荣,这个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这里的“尔朱”是他的姓氏,其名荣,字天宝。他的先世居住于尔朱川(今山西省北部),后代便以居住地为姓氏。

尔朱荣是羯族人,和十六国后赵的石勒同族,继承了羯人残暴的性格。有趣的是,史书记载他容貌俊美,皮肤白皙,有着白种人的身形特征,妥妥的小鲜肉一枚,然而他那人畜无害的颜值与残暴不仁的性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尔朱荣出生于豪强世家,历代先人都是部落酋长。经过一代代人的积累,到北魏末年,其家族已经发展成为牛马漫山遍野的大家族。雄厚的家族经济条件,为尔朱荣在乱世中崛起提供了基础。

北魏末年,内部矛盾加剧,爆发了重创北魏统治的六镇起义。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动乱的局势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灾难,对于有野心的人却是机会。

尔朱荣趁机散尽家财,组织了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队伍,在山西境内镇压农民起义。经过两三年的征战,他基本扑灭了山西地区的起义,成为黄河以北最强大且忠于朝廷的地方势力。他麾下军队能骑善射,还有高欢、贺拔岳等干将指挥,实力不容小觑。朝廷虽对他有戒心,但还是任命他为大都督,镇守晋阳,负责山西事务。

作为当时北魏最有实力的藩外将领,尔朱荣野心勃勃,一直在寻找上位的机会。这时,一个叫贺六浑(即日后北齐王朝的奠基人高欢)的人对他说,如今天子暗弱,太后淫乱,以他的势力,可以趁机找借口,以清君侧的名义进军洛阳,成就霸业。尔朱荣听后大为欣赏。

河阴之变

不久,北魏孝明帝与胡太后不和,孝明帝为驱逐奸佞、限制母亲,竟选择引进藩外将领,而选中的正是尔朱荣。

这简直就是东汉末年董卓进京的翻版。尔朱荣行至半路,被下诏停止行程,随后胡太后竟然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孝明帝。尔朱荣借此机会,借口为孝明帝报仇,发兵攻陷洛阳,将胡太后、皇帝和大臣王公等两千余人沉入黄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河阴之变”。

功比曹操,祸比董卓!血洗朝堂,却被称为护国英雄?

尔朱荣此举一方面是为了拉拢被洛阳贵族歧视的六镇官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立威。但这无疑是政治庸才的体现,依靠残酷血腥的高压统治上位,不得人心,坐实了“政治屠夫”的名号。

此时的尔朱荣想做另一个董卓,却比董卓更为残暴,更有野心。他原本想篡位自立,却因占卜吉凶显示时机未到而放弃,改立元子攸为帝(孝庄帝),还把女儿嫁给孝庄帝当皇后以监视他。经过这一番操作,尔朱荣掌握了北魏政权,之后返回晋阳,遥控朝政。

功过难辨

六镇起义的军民虽被招安,但生存处境未改,起义烈火越烧越旺。新的各路起义军被葛荣整合,号称百万进逼洛阳。关键时刻,尔朱荣率领精兵7000,在滏口一役大破葛荣叛军,歼灭大部,余部流散,六镇起义就此渐渐平息。

河阴之变后,北海王元颢投降南朝梁国,并请求梁武帝萧衍帮助他成为北魏皇帝。梁武帝任命陈庆之为飙勇将军,率领7000人护送元颢北上洛阳。陈庆之不负众望,以不足万人的队伍,创造了北伐奇迹,大小四十七战屡败魏军,取三十二城,一度攻占北魏都城洛阳,黄河两岸为之震动。

尔朱荣闻讯,赶忙率兵奔赴,与元颢和陈庆之在黄河两边对峙。双方三天血战11场未分胜负,尔朱荣改变策略,抄袭元颢本镇,元颢一战即溃,洛阳失陷。陈庆之无奈撤兵,在尔朱荣的追击下,军队死散殆尽,他自己削发扮成和尚,只身逃回梁朝。

随着尔朱荣扫灭各路起义军,他的军事功绩和威望达到顶点。但自从尔朱氏上位后,他提拔的下属和自家子弟大多十分残暴,为祸一方,致使天下人对尔朱氏深怀怨愤。他的女婿孝庄帝面对他的篡位野心,也不甘坐以待毙。

孝庄帝虽为傀儡皇帝,但颇有能力和骨气,在位期间勤于政事,面对尔朱荣的步步紧逼,展现出帝王之气。他吸取曹髦失败的教训,以皇后生子为由召尔朱荣进宫,在尔朱荣上殿觐见时,伏兵四起。

尔朱荣眼疾手快扑向孝庄帝,孝庄帝早有防备,抽出隐藏的刀,一刀捅死了尔朱荣,跟随入宫的尔朱荣长子尔朱菩提等30人也被伏兵杀死。一代枭雄尔朱荣,就此落幕,时年38岁。

纵观尔朱荣的一生,他有残酷的一面,但军事才能和政治贡献也不能抹杀。他诛灭了胡太后集团,指挥平定了华北各地的起义,对维持北魏末期的统治功劳甚大。

然而,尔朱荣政治上的血腥屠杀使其丧失人心,从护国英雄变成人人欲除之而后快的刽子手。后世评价他“功高孟德,祸比董卓”,实在是入木三分。

素材源自@苏三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