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入主长安

雕筵芳树荫宫霞,五侯七贵矜骄奢。

元年23年最失意的两个人:

一个是死了大哥被软禁的刘秀;

还有一个是行将就木的新朝皇帝王莽。

而刘秀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莽则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元年23年5月,刘玄杀了刘縯,定都宛城,兵锋所指,剑指洛阳,天下震动。

更始帝决定兵分两路:

一是派遣定国上公王匡攻打洛阳;

二是派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攻打武关,三辅震动。

一个剑指陪都洛阳,一个兵峰首都长安。

当时海内豪杰纷纷起来响应,都杀死牧守,自称将军,用更始的年号,以等待更始帝的诏令,一个月之间,起义部队遍布全国。

史称:是时海内豪桀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在长安的王莽派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守卫洛阳。

王匡是皇亲国戚,王莽是他的堂伯,之前一直在东线镇压赤眉军,

22年,王匡奉命与更始将军廉丹东向镇压赤眉军。

所统将十余万,“所过放纵”,残害百姓。

民有语谓: “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

是年冬,镇压索卢恢等反新军队,残杀万余人,晋爵为公。又不顾士兵疲劳,不听廉丹劝阻,执意进兵攻击赤眉军董宪部,在成昌(今山东东平西)大败,廉丹等被杀。

哀章是政治投机分子,原是太学读书的学生,看到摄皇帝王莽相当皇帝,偷偷做了两检铜匮。

一检上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检上写着“赤帝行玺某传予皇帝金策书”,金策书中明确写着刘邦将皇位传予王莽。还写着王莽登基后,应该授予哀章何种官职。

哀章的投机行为打乱了王莽篡汉的部署,他本来想慢慢来的,有条不紊地进行,可哀章的符命又要求他必须马上行动。

王莽一时曾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思来想去,再加上左右谋士们一致同意马上行动,王莽也决心马上代汉立新。

王莽篡位后,哀章任国将,封美新公,位至上公,成为新莽四辅之一。

如今大兵压境,大厦将倾,凭借这两个不学无术的人,王莽只能自求多福。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

更始政权这仗还没打,兵不血刃,王莽的头颅就送到了宛城。

一代枭雄王莽彻底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中。

昆阳之战后,王莽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在首都长安,有谶文“刘氏当兴,刘秀当立,李氏当辅”流传很广。

这也是为何李通投奔刘秀的原因,不过长安的人并不觉得是南阳的刘秀,而是帮王莽称帝的国师刘秀。

道士西门君惠对王莽的卫将军王涉说:“谶文说刘姓应当复兴,国师公的姓名就是。”

王涉于是与国师公刘秀、大司马董忠、司中大赘孙商量,准备用所属的部队劫持王莽,投降更始政权,以保全自己的家族。

不过孙向王莽告密。

王莽召见董忠责问,趁机当场格杀,命虎贲武士用斩马剑剁董忠的尸体,逮捕董忠的家族,用浓醋、毒药、利刀、荆棘合成一穴埋葬了他们。

刘秀和王涉都自杀了。

王莽因为这两个人是至亲和老部下,嫌厌人家说他的内部崩溃了,所以不公开宣布对他们的惩罚。

王莽因为军队在外面打了败仗,大臣们又在内部叛变,身边没有人可信任了,不能够再考虑远方的郡国,于是召王邑回来,任命为大司马。

同时,任命大长秋张邯担任大司徒,崔发担任大司空,司中寿容苗担任国师。

王莽忧闷得吃不下饭了,只喝酒,吃鳆鱼。

阅读军书疲倦了,便靠着几案打盹儿,不再上床睡觉了。

公元23年8月,更始帝刘玄派李松与西屏大将军申屠建进攻武关,三辅地区为之震动。

恰逢析县人邓晔和于匡据县起兵以响应汉军,相继招降武关都尉朱萌、杀死右队大夫宋纲,向西挺进,攻陷湖县。

成纪人隗崔和隗义、上人杨广、冀人周宗同时聚众起兵,响应刘玄的汉军。

他们隗崔哥哥的儿子隗嚣一向有很好名声,喜爱儒家经典,隗崔等共同推举隗嚣当上将军,统率军队十万,击杀雍州牧陈庆、安定大尹王向。

然后,分别派出将领,攻打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全部攻克。

王莽任命九位以“虎”为号的将军,率领禁卫军精锐士兵几万人,向东方开去讨伐起义军。

王莽怕九虎将军作战不卖力,便扣留他们的妻子儿女作为人质。

这时宫中储存的黄金还有六十多万斤,其他的贵重珍宝差不多也是这个数目,王莽更加爱不释手,对九虎将军部属,每人仅赏赐四千钱。

死到临头,还爱财如命,王莽不亡,天理难容。

大家很怨恨,毫无斗志。

九虎将军到达华阴县回谿,扼守险要。

于匡、邓晔率军攻击他们,九虎将军战败,其中两位虎将军自杀,四位虎将军逃亡。

还有三位虎将军收集散兵,保卫渭口京师仓。

邓晔打开武关关门,迎接汉军。

李松这时率领三千人抵达湖县,与邓晔等会合,共同进攻京师仓,没有攻下。

邓晔任命弘农掾王宪当校尉,率领数百人北渡渭河,进入左冯翊境内。

李松派遣偏将军韩臣等,一直向西推进到新丰,攻击王莽波水将军窦融。

窦融败退,韩臣追击,直抵长门宫。

王宪部队推进到频阳,沿途地方官府都迎而降服。

各县大姓分别起兵,自称是汉朝将军,率领部众追随王宪。

李松、邓晔率军抵达华阴时,长安附近的部队已从四方汇集到城下。

李松、邓晔率军抵达华阴时,长安附近的部队已从四方汇集到城下。大家听说天水隗家军也将抵达,都争着要第一个入城,贪图建立大功和抢劫财宝。

王莽赦免城里监狱的犯人,都发给武器,杀猪饮血,跟他们立誓说:“如有不为新朝效力的人,社鬼记住他!”

让更始将军史谌率领着他们,这些人渡过渭桥,都四散逃跑了,只剩史谌一个人回来。

更始政权攻入长安为何没有一统天下?东汉帝国那些事11

9月初三日,义军攻入长安城

起义军(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

当时守城的是他的侄子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也退至渐台。

这时他的儿子、侍中王睦正想脱掉官服逃命。

王邑将他喝住,父子俩一起守着王莽。

父子成为王莽最后的忠臣。

最后,随从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

王莽生死最后时刻,城中大乱,商人杜吴最先找到王莽并杀之,发现传国玉玺。

兵士们分裂了王莽的身躯,四肢关节、肌肉被切割成许多块,争着去砍杀的有几十人。

校尉公宾就向杜吴问王莽的尸身在哪,杜吴告诉他在“室中西北陬间”。

公宾收了王莽的玺绶,拿着王莽的脑袋前往王宪那里。

王宪自称汉朝的大将军,城里的军队几十万人都归属了他。

王宪住在长乐宫,把王莽的妃嫔都作为妻妾,使用王莽的车马、衣服和器物。

李松、邓晔进入长安,将军赵萌和申屠建也来到。因为王宪缴获了御玺没有上交,私藏了许多宫女,使用了天子的仪仗,便把他捉来杀掉了。

王莽的脑袋前往宛城。

更始帝当时正便坐黄堂,取王莽头看了,高兴地说:“如果王莽不窃取帝位,其功当与霍光一样。”

更始帝的宠姬韩夫人笑着说:“他如果不是这样,陛下怎能得到他头呢?”

更始帝乐了,于是把王莽的头悬挂在宛城市。

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新朝灭亡,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长安陷落后,定国上公王匡攻陷洛阳,生擒新莽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将他们全都斩首。

王莽被杀,新莽政权灭亡。

新莽自公元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共1帝、15年国祚。

公元24年正月,李松与申屠建从长安迎接更始帝迁都。

二月,更始帝从洛阳出发来到长安。

王莽被打败时,只有未央宫被焚毁,其余的宫廷馆舍都完好无损。

后宫里还留下数千名的宫女,从钟鼓、帷帐、车乘、器具、服饰,到太仓、武库、官府、街市、里巷,都和旧时一样。

更始帝入宫后,在长乐宫起居,在前殿朝见百官,宫中的郎官属吏们在庭院里依次排列站立。

更始帝非常害羞,低着头用手刮着坐席不敢看他们。

有几位将领迟到,更始帝问他们抢掠了多少东西,左右侍从官员都是宫中的老侍卫,都惊讶不已,面面相觑。

李松与赵萌建议更始帝将所有功臣封为王。

朱鲔与他们争辩,认为汉高祖刘邦当年说过,不是刘姓皇族不能当王。

更始帝于是先封刘姓宗族为王,然后再封其他功臣为王,任命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共同承担朝廷之内的责任

同月,攻下洛阳,活捉王匡和哀章,押到宛城,都把他们杀掉。

十月,派奋威大将军刘信击毙刘望于汝南,同时杀了严尤和陈茂。

更始帝于是定都洛阳,以刘赐为丞相。

申屠建、李松从长安送来帝王乘坐的车辆和穿用的衣服,又派遣中黄门从官奉迎更始帝迁都。

24年二月,更始帝自洛阳向西而进,迁都长安。

刚刚出发,李松奉引在前,马突然惊奔,触撞在北宫的铁柱门上,三匹马都撞死。

后李松与棘阳人赵萌向更始帝建议,所有功臣都应当封王。

朱鲔争辩,认为汉高祖刘邦有约,不是刘氏宗室不能封王。

更始帝就先封宗室6王:

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

刘赐为宛王;

刘庆为燕王;

刘歙为元氏王;

大将军刘嘉为汉中王;

刘信为汝阴王;

然后就立异姓14王:

王匡为比阳王;

王凤为宜城王

朱鲔为胶东王

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

廷尉大将军王常为邓王;

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

申屠建为平氏王;

尚书胡殷为随王;

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

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

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

大司空陈牧为阴平王;

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颍阴王;

尹尊为郾王。

只有朱鲔推辞说:“臣不是刘氏宗室,不敢违犯王制。”推让不肯接受。

于是改任朱鲔为左大司马,刘赐为前大司马,使他们与李轶、李通、王常等镇抚关东。

又任命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共同主持内政。

李松是南阳豪族,李通、李轶、李泛是他堂兄弟,投靠刘玄,攻下长安,功不可没。

赵萌的女儿嫁给刘玄为夫人,很宠爱,于是把政事都委托给赵萌处理。

推翻新莽,入主长安,刘玄站在巅峰。

在闲暇之余,他有时还会想起他的对手刘秀,他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