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东渐裹来了父亲节。这个节历史不长,来历不俗,我不排斥。值此节日前夕,谨向我们这辈为人父母者畅叙心声。
我是1949年的牛。出生不久,宣告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在天安门广场鸣响。生逢其时,本该是顺风顺水的人生,怎奈世事难料,人生多舛。
幼时的记忆里,白天广播里常播“嗨啦啦,嗨啦啦,天空出彩霞”类的欢快歌曲,入夜却时有防空警报的低沉呜咽,令人惊悚。推算起来,当是朝鲜战争的尾声余音,抑或全民防空演习。
我参加过除“四害”。人小,逮不住老鼠,打不下麻雀,只能打苍蝇,挖蝇蛹。清点“战果”后,交给老师。蚊子,许是不便计数,学校不收。对付蚊子,我只能躲在蚊帐里。
“大跃进”那年,我9岁。坐在院子里,能看到被炼铁的小高炉映红的夜空。初冬时节,我和同学们一起背着行李,徒步到叫干岛子的地方,舀着带冰碴的水淘铁砂子,说是能炼成钢铁。啃着粗糙的包米面饼子,就着齁咸的萝卜块;住的是无门的磨房,磨道上撒落些苞米秸秆当床铺。夜里,王军同学的被窝里滚进驴粪蛋,呜哇的哭声至今犹在耳畔。
长身体的年月,赶上了大饥馑。糠菜的汤水泡着童年,如今的老腿老胳膊里有“瓜菜代”的滋补的养分。那时,上不上学无关紧要,老师不带点名簿了,家长们饥肠辘辘,无心顾及孩子们的学业了。那几年,那座孤岛也不安分,不光袭扰东南沿海,美制蒋机P-2V居然窜飞到我老家的上空。1961年初冬那个夜晚,辽东半岛上空的连天炮火至今历历在目。我军击落敌机的喜悦,为那灰暗的岁月增添了一抹亮色。
小学六年,正经上课是最后一年。吴文章主任、王荫善老师对我很好,似乎还寄予希望。启蒙之恩,终身不忘。
1962年考入初中,那三年是我受过最完整的正规教育。那时功课简单,没有现在中考的压力、紧张与焦虑,临到毕业,也没耽误玩耍。我深深感激悉心教导我的宫老师、宁老师、沙老师……初二时,七个班并成六个,我班被拆了。感恩与我同窗一年,两年,三年的同学们。你们的陪伴,让我孤独、懵懂的少年时光,多了几分色彩。
1965年,我侥幸成为班级三位考入高中的同学之一,是班级唯一的男生。遗憾的是,高一课程尚未完成,便被历史的洪流卷入了“文革”的漩涡。这三年,是激情、苦闷、彷徨在青春年华里交织成网,翻涌成海的三年。
1968年10月初下乡。在乡下的十四个月,春种秋收都赶上了。艰辛的劳作锤炼了我的体魄,全新的生活充盈了我的内心。我不歌颂苦难,况且并不都是苦难。

1969年底,我应征入伍。军旅四年,没经历过枪林弹雨,也没参与过抢险救灾,没立过一星半点儿的军功,但晨起的号声,训练场上的硝烟,野营拉练的霜雪,把我淬成了一块硬铁。
1974年,复员到铁路。在机务与火车头打交道的时间长,在车务工作仅三年。三十余载的光阴里,大部分时间在基层。我历经职场的起伏,有过顺畅与成功的欣喜,而曲折与坎坷也时常不期而遇。回首过往,着实没有什么引以为傲,值得夸耀的建树,只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而已。
2005年“二线”,2009年退休。赋闲的日子里,与妻一起照顾高龄老母和我们的第三代,得享天伦之乐。2011年,癌魔击碎了波澜不惊的日子。如今,与之共处十五个年头了。幸得上苍垂怜,我家没有上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父亲节在即,我并没有多少喜悦与期许,更多的是对家人的歉疚,尤其是为孩子成长中扶助的亏欠而常感不安。
这些并不宏大的罗列,都是平凡的个人经历。时代的驱使也好,裹挟也罢,我走过来了,把该扛的扛了,该做的做了。反躬自省,扪心自问,我这辈子,小错常有,大节不亏。没负父母,不愧上苍,顺应时代。
我们这一辈,经历大体相同,差异仅在行业与岗位。当然,与经历不等于贡献一样,平凡不等于平庸。尽管如今我们已悄然淡出时代舞台,或曰被边缘化,但那份自尊依然如影随形,不曾黯淡。
我们没穿过名牌,没享受过“精致生活”,可我们把最好的给了国家——这种给予,或是秋收时的一穗沉甸甸的玉米,或是训练场上的命中靶心的一声欢呼,或是弯大腰,流大汗,“锹锹省,两两算”节省下的一块煤炭……
我们的血脉中流淌着对饥荒岁月的记忆,汗水浸润过脚下的沃土,青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角中激动澎湃,脊梁曾背负锄头、铁锤与钢枪的沉重……我们宛若饱经沧桑的老树,既无虫蛀之虞,亦不张扬炫耀,夏日里默默奉献阴凉,冬日中则挺立成抵御严寒的坚实屏障。
我们这一辈,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是历史变迁的亲历者,是时代浪潮的见证人。我们吃过苦,受过累,但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我们经历过风雨,见证过彩虹,更懂得珍惜与感恩。
或许,这只是我们这辈人的自说自话。然而,父亲节那天,我们这辈做父亲、母亲的人,完全有资格为自己献花,敬礼!因为我们走过了自己问心无愧的一生,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篇章。
献花,献给那些没日没夜、没年没节地奔驰在铁道线上的日子,献给曾在各行各业倾心尽力的同龄人;敬礼,敬给我们这辈人深藏在岁月褶皱里的坚持,敬给我们这辈人最质朴的执念:把自己活成坚实的桥,让孩子安心地从桥上走过;把自己站成挺直的树,让后人在树下歇脚、乘凉,而后满怀信心地奔向远方!
日前,小学二年级的小外孙女和同学合作,唱了首《爸爸你辛苦了》。稚嫩而深情的歌声里,我仿佛听见了时光的回响,遂敲下了上面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