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父亲节就要到来了。
首先祝父亲们节日快乐!
今天我们来聊聊”父亲”。
太阳的原型”父亲”——他既为我们指明新生的方向亦投下需要穿越的阴影。
与父亲的关系,关乎我们如何确认“我是谁”,如何让自己在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在这个世界勇敢地点燃生命之火活出自己的光芒。
太阳需要荣耀,人需要学习如何找到自己最深的力量。
正是通过父亲,我们才得以将独立自我的力量,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01
太阳:
父亲是通往自我的路标
NEWMOON
太阳:
父亲是通往自我的路标
占星学中,太阳的原型有很多,TA是唯一一个既是自我又是他者的角色。
这似乎也在告诉我们,自我独立与父亲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壮丽的“英雄之旅”。
我们每个人心底都燃烧着一颗“太阳”,那是驱动我们前行的核心力量,也是我们身份认同的源头。
就星图来看,启程的第一步,往往意味着英雄需要告别象征安全与融合的“月亮”——那个母亲般充满滋养、无条件一体的温暖港湾,鼓起勇气,独自踏入未知。
而父亲,太阳所代表的,正是照亮这条分离之路、指引我们走向独立的路标。
如武志红所言:“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
这份指向分离的爱中,父亲是至关重要的引路人。
想象一下:生命之初,母亲(月亮)是孩子整个安全的宇宙,如同天地未分的混沌。
父亲的介入,是开天辟地的第一缕阳光。
他的声音、他的存在方式,是孩子感知到“我”之外,还有一个“他者”和广阔世界的第一个重要契机。
就像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提出的“分离-个体化”理论,描绘了“个体心理”诞生的核心步骤:首先是“分离”。
占星学上,太阳的出现可以划开黑夜和白昼。
而生命中,父亲的出现有助于孩子形成内在边界,开始明白“我”与“妈妈”是不同的个体。
在“分离”的基础上,“我是谁?”的意识开始萌发。
父亲独特的言行举止,成为孩子观察、模仿、甚至对抗的第一个“他者”模板。
正是在这种互动中,我们内在的“太阳”,那份自我确认的力量感被悄然激发。
因此,父亲是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尤其是不同于自己的人)建立关系的启蒙老师。
他温和而坚定地将孩子从与母亲的紧密共生中“拉”出来一小步,为孩子推开那扇通向他们自己和更大世界的门。
父亲的在场,让家庭关系从“母子二人世界”走向“父母子三人行”。
在这个更复杂的“小社会”里,孩子第一次真实体验到竞争、合作、分享、规则……
这些复杂的人际模式,是未来社会化的基石。
理解父亲的分离之爱
不仅如此,父亲还是外部世界规则的引介者。
他能将社会的秩序等带入孩子的认知,帮助他们理解世界的运行方式。
孩子通过与父亲的连接,得以更稳健地走向广阔天地。
月亮(母亲)所给予的涵容,是孩子在外探索碰壁可以退居的心灵庇护所;提供无条件的接纳与安全感。
而太阳(父亲),则为孩子提供向外进发的勇气,明确的方向感以及连接外界的光明之路。
正是在月亮的安全感与太阳的驱动力共同托举之下,一个人才可能成长为既能从情感联结中获得滋养,又能勇敢探索、实现自我价值的成熟个体。
父亲,不仅仅是一个称呼。
他是我们生命初期,塑造我们“独立之我”的那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太阳,
阳性力量的源头与阴影。
当我们停下脚步,凝视那个被称为“父亲”的男人。
那个曾是我们童年世界里最高大的身影,那个给予我们生命、塑造我们最初世界观的人。
心底涌起的,除了单纯的祝福,是否也夹杂着一些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
甚或之,星盘中太阳困难相位的朋友,对父亲的感受常常带有某种隐痛。
荣格揭示,我们心灵深处蕴藏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女性内在的男性面向——阿尼姆斯,与男性内在的女性面向——阿尼玛,其最初的形态正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内化形成的。
而父亲,如同我们生命中的太阳,是孩子(无论男女)内化其内在阳性力量的主要源头。
天文学上,太阳是太阳系唯一发光体。它的能量是主动的、外放的,提供着核心驱动力和目标导向,为万物生长指引着方向。
父亲与我们互动的方式:他的勇气、担当、决断(或缺乏),他的规则感、目标感(或混乱),也会直接塑造我们内在的阳性面向。
若父亲能提供健康、平衡的阳性力量示范,孩子便能自然发展出强大的行动力、清晰的边界感和自信的生命姿态——这些人格成熟的基石。
因此,父亲的角色远不止社会意义上的物质供养者——他如同孩子精神宇宙中不可或缺的恒星,其光芒的强弱与稳定,深远影响着孩子内在世界的秩序、平衡与力量感。
这份内在力量感,最终会投射到我们与社会的关系中:
从父亲那里充分“拿到力量”,往往更有动力、敢于竞争、也能从容面对权威。
反之,父爱缺失或与父亲关系不良的人,未能充分内化阳性力量,则会缺乏竞争勇气、赚钱动力等……
我们现在常说的“不配得感”,其本质上是深层价值感的缺失,太阳自我认同的部分未被建立起来。
因此,父亲——我们内在太阳力量的象征,深刻影响着我们能否真正“拿到”那份驱动生命、照亮前路的核心力量。
这份力量的充盈与否,清晰地烙印在我们的行动力、关系模式与整个生命状态之中。
如果你的“太阳”曾感到黯然失色,也不要感到失望,因为真正的疗愈,始于看见这份联结的深远影响,始于觉察自身阳性力量的现状。
当你看见,改变便已悄然启程。
觉察,是走向内在完整与力量重生的第一步。
为何太阳难以闪耀?
然而,这条“成为太阳”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我们与父亲之间复杂的情感纽带,有时会化作无形的羁绊,阻碍我们全然活出自己的光芒。
其中,有2座普遍存在的“心灵牢笼”:
1.活得比父亲好,是否是一种背叛?
童年时,父亲常常是我们心中最初的英雄。
每个人的英雄之旅,都始于对父亲/太阳的朝圣。
太阳的星座代表孩童对父亲英雄面向的向往,童年时,太阳星座投射出我们对父亲英雄形象的期待。
狮子座的父亲可能以光芒四射的创造力成为孩子的偶像,而摩羯座的父亲则以坚韧的土星法则教导责任。
年少时我们沉醉于太阳的光辉,崇拜父亲英雄般的形象,其实并非幼稚,而是灵魂对生命和力量本能的追寻。
但当一个人长大后,这种羁绊也许会成为阻碍。
当我们逐渐长大,一种隐秘的愧疚感可能悄然滋生: 如果我的成就超越了他?如果我的光芒比父亲更耀眼?
潜意识里,我们可能觉得充分表达自我、活得更精彩,是对原生家庭精神联结的分离,甚至是一种“背叛”。
家庭系统理论揭示,成员会无意识地对家族保持“忠诚”。
如果父亲一生困顿,子女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的幸福是对家族苦难的否定。
另外,在家族占星学的角度,父亲自身未能活出的“太阳”面向、他未竟的梦想或压抑的渴望也会成为子女的课题。
比如一个因现实压力放弃艺术梦想,日金相位的父亲,可能下意识地会将未竟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但我们终究是独立的生命个体。真正的“孝道”或“忠诚”,绝非活成父亲的复制品或牺牲品。
而是尊重他的命运轨迹,同时勇敢地允许自己走自己的路。
2.因失望而拒绝,连同力量一起推开。
童年时,象征生命之源的太阳星座,会体现我们对父亲最纯粹的期待。
父亲是我们第一个阳性力量的榜样,但我们可能会拥抱这样的榜样,也可能会拒绝。
当童年仰望的“太阳”投下的阴影过于浓重:可能是严厉的苛责、情感的忽视、控制的窒息,甚至是更深的创伤……
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会让我们转身:拒绝他,连同他代表的所有“阳性力量”。
我们告诉自己:“我不要成为他那样的人!” 仿佛这样就能切断那令人痛苦的连接。
之前刷到知名博主张踩玲的一个视频,大胖媳妇(她老公)盛装打扮要参加儿子的汇演,后来怕迟到,穿着西装蹬了几条街的自行车。
后来才知道他曾因为父亲的缺席被同学霸凌,所以他不想缺席自己孩子的任何重要场合。因为他淋过雨,所以要为孩子撑起伞。
同样的事,我也感受过。

之前参加内在小孩的疗愈工作坊。同组的伙伴分享小时候被爸爸打,导致现在常常处在一个惊恐的状态。
虽然她知道她爸爸也曾被爷爷那样对待过,但与爸爸不同的是,她发誓绝对不会动自己孩子一根指头。
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我便痛哭起来,因为我父亲也说过同样的话,并且到他过世,他真的做到了。
他之前提起被爷爷揍的时候总是一种调侃的、轻松的语气,直到看到同组伙伴有多痛苦的时候,我才感受到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以及跨越这些有多困难。
我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他总是那么愤怒。
虽然只有把破伞,但他还是撑在我的头上了。
只是日土相位,伤害也是真实存在的。我爱他,同时也知道他已经尽力了。
太阳天蝎对父亲的感受是复杂的,像是一瞬间打碎所有颜料罐,所有颜色斑斑驳驳混合在一起的感觉,对,概括一下就是“五味杂陈”。
他会经常表达爱意,但也很会“打一巴掌给一个枣”。“爱恨交织”往往最难解,一切的一切都很矛盾…..
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成年人他教会我懂得:
拒绝连接父亲背后的真实是:他所展现的,无论光辉或晦暗,映照出的终究是我们内在与其共振的某个面向——
那些被我们投射出去的,未被自己接纳的阳性特质(比如力量、权威、攻击性)。
成长的核心一步,在于收回投射,真正看清:父亲,有他独特的生命旅程、时代烙印、性格局限和认知边界。
他并非无所不能的“神”,也非十恶不赦的“魔”,他是一个有其局限性的凡人。
而此刻,作为已然成年的你,手中握着珍贵的“选择权”: 你完全有权选择,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斩断与父亲的“负面羁绊”,并非冷酷的切割或怨恨的延续。
如同神话中的英雄,我们要走出“父神的阴影”,挣脱“必须比父亲卑微或伟大”的二元魔咒.
才能真正拿到属于自己的“圣剑”——那份完整的、不被父辈阴影束缚的内在力量。
当我们不再需要父亲的认可作为自身价值的基石,收回投射,才能与“他握手言和”。
当我们将那曾被拒绝或过度理想化的“父亲力量”转化为属于自己的太阳之光,释放那些积压的负面情绪,达成和解。
我们选择自己的路,同时理解他的路,我们的心才能恢复澄澈,通往未来的道路才会越来越明亮。
活出太阳,
是最深的荣耀。
《千面英雄》中写到:“如果我们要充分发挥太阳的作用,就必须’修其父之所废’为其注入新的生命”。
我们并非要否定父亲,而是通过发展从他那里继承的品质(即使是痛苦的教训),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全然活出来,去荣耀他,荣耀生命本身。
在我们星盘的中心的太阳,如同父亲递来的生命火炬,承载着父辈的期许与未竟的梦;同时更是我们灵魂深处的光,是独属于我们的创造力与方向。
正如月亮代表着我们与母亲在本能层面上所共享的,太阳反映了我们与父亲在创造层面上共享的一种基本愿景,有时这种愿景只有经过许多代太阳的努力才能实现。
阳性力量通过父系的传承,让我们获得探索世界的力量并且找到在这世间的位置。
太阳的法则永远关切着未来与发展,就像太阳的原型阿波罗是一名弓箭手,他手中的弓箭指向的是我们前行的方向。
真正的传承从不是复刻。它要求我们在“在继承中发展”:保留父辈优秀的品质与精神内核,同时勇敢地根据时代与个人的发展的需要,进行超越与扬弃。
比如,太阳天蝎或日冥相位的父亲,挣扎一生未能化解的创伤,被孩子转化为照亮他人阴影的疗愈事业——化诅咒为祝福。
真正的爱,不是在父亲的阴影或局限中限制自我。
恰恰相反,是勇敢地活出父亲因时代、际遇或认知而未能触及的生命维度。
当子女继承生命的火种,并且以自己的方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闪耀时,父亲也就共享了这份光芒。
所以去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太阳吧,荣耀父亲也荣耀自己,作为对生命源头的至诚回报。
作者碎碎念:
其实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情感流动并不顺畅。也许是因为父亲已经过世了,我对他的很多记忆在逐渐模糊;也许是因为对父亲的未尽之言和未竟之爱,让我仍旧没有办法顺畅表达;也许是因为我觉得我父亲的形象并不典型,但最终我还是试着把我真实地感受写下来,也许我的故事与你的不同,但如果你愿意留下你的故事我很愿意倾听。
太阳12星座与父亲的相处指南
太阳白羊座
相处挑战:容易爆发直接冲突,孩子可能觉得父亲过于强势或不够支持自己“冲锋”。
相处之道:学习父亲的勇气,这是你天生的燃料。将对抗性能量转化为健康的竞争与合作。不必事事都要“赢”过他。
太阳金牛座:
相处挑战:孩子可能感到被物质要求所束缚;也可能因价值观差异产生摩擦。
相处之道:理解父亲安全感的来源,尝试用实际的成果,而非空谈来证明你的价值。在坚持自我价值的同时,学习更灵活地沟通。
太阳双子座:
相处挑战:孩子可能觉得沟通流于表面;也可能因想法多变而被父亲批评总是三分钟热度。
相处之道:感谢父亲赋予你的好奇心、沟通力和适应力。尝试用清晰、理性的交流,耐心解释你的想法和感受。
太阳巨蟹座:
相处挑战:孩子可能情感需求强烈,易受情绪影响;在“依赖”与“独立”间挣扎。
相处之道:理解父亲也可能存在的脆弱。认识到他的情绪是他的课题,你的安全感需自己建立。设立健康的情绪边界,练习非暴力沟通表达需求。
太阳狮子座:
相处挑战:孩子可能十分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赏;若父亲“暗淡”,你可能会过度补偿或感到羞耻。
相处之道:感恩父亲点燃了你心中的“太阳”,无论他是否足够明亮。放下对父亲认可的执念,从内在确认自我价值。
太阳处女座:
相处挑战:孩子容易内化父亲的批判声音,对自己要求过高;可能因父亲的不够“完美”或无序而感到不安;或反过来挑剔父亲的不足。
相处之道:区分“高标准”与“过度挑剔”。对自己宽容些,理解人无完人(包括父亲和你自己)。将批判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太阳天秤座:
相处挑战:孩子可能为了维持家庭和平而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对父亲的不公平或逃避态度感到愤怒却难以表达;在“独立自我”与“关系和谐”间纠结。
相处之道:勇敢建立平衡的边界。练习温和而坚定地表达不同意见和真实感受。学习健康的“斗争”也是关系的一部分。
太阳天蝎座:
相处挑战: 孩子可能经历隐性的权力斗争或情感上的疏离与试探;会因父亲的控制或缺席感到被拒绝。
相处之道:承认父亲赋予你的深度、韧性和洞察真相的能力,即使这一部分是痛苦的。直面阴影,将激烈的能量用于自我转化。
太阳射手座:
相处挑战:孩子可能渴望精神共鸣却觉得父亲不够深刻;或反感他试图将其信念强加于你。
相处之道:感恩父亲点燃了你对自由、真理和广阔世界的向往。在追寻自己的“真理”时,尊重他可能有不同的“道”。
太阳摩羯座:
相处挑战:孩子可能渴望得到父亲认可(尤其在事业成就上),因背负沉重期望,容易形成“只有成功才值得被爱”的信念。
相处之道:尊重父亲的坚韧、自律和对社会的贡献。理解他的局限,认识到他的严苛可能源于恐惧或未被满足的需求。定义自己的成功标准,同时允许自己表达情感和脆弱。
太阳水瓶座:
相处挑战:孩子可能觉得父亲不理解你的独特性;渴望与父亲思想连接但感到隔阂;可能因理念不合(尤其是社会观念)而产生分歧。
相处之道:尊重彼此的差异和空间。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交流理念,理解他表达关心的方式可能与众不同,比如理性支持你的选择而非情感表达。
太阳双鱼座:
相处挑战:孩子可能在无意识中承担父亲的痛苦或未实现的梦想;在“拯救父亲”与“发展自我”间感到迷茫。
相处之道:感受父亲潜在的慈悲心和想象力。建立清晰的界限是生命线,认识到你无法拯救他,他的课题需要自己面对。区分你的感受和他的感受。
结语:
在最后送给大家汪国真的诗:
《给父亲》
你的期待深深
我的步履匆匆
我知道
即使步履匆匆
前面也还有
太多的荆辣
太远的路程
涉过一道河
还有一条江
翻过一座山
还有一架岭
或许
我就是这跋涉的命
目标永远无止境
有止境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