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好鴞尊的表面布满了丰富的花纹,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妇好鴞尊表面的纹路有哪些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有的有兽面、躯干、兽足等。
饕餮纹骨架方正,最显著的特征是对称,以卷绕的回纹、涡纹、鳞纹等刻画出完整的兽面,所刻画的兽面大多怒目张牙,神态威严。不同时期的兽面纹造型不同,抽象程度也不同。
最早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饕餮纹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饕餮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饕餮纹是青铜器常见的一种纹饰,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它也是贪欲的象征。
云纹有团云纹、飘带云纹、勾云纹、叠云纹等。古人认为云与气实为一体,是生机、灵性、精神以及祥瑞的载体和象征。云纹流动飘逸的曲线和回转交错结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感觉或审美心理的普遍倾向热衷流动形式之美。
在我国历史传统的祥瑞纹样中,云纹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云纹大多象征高升和如意之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服饰、雕刻、绘画、家具等艺术品,可作为装饰点缀图案。
蛇纹中的蛇形象千变万化,或蜿蜒盘旋好似有无尽的生命力在身体里流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活灵活现的姿态,仿佛随时能游走起来。
蛇纹在早期承载着人们的崇拜之情,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体现着人们对未知力量的敬畏和祈愿获得其护佑的心理。
夔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夔龙纹的基本特征是:夔龙的外形为“一角、一足、张口、尾上卷”是侧身形象的描绘。其寓意为祈求风调雨顺也有驱邪避魔的含义。
夔龙纹是商代的主要装饰纹样之一,多用于器物的颈部、口部以及装饰兽面纹的空间部位,始流行于商、西周青铜器及玉器上,后来还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
上古时期,殷商族图腾“玄鸟”就是猫头鹰。它是商人的生殖神、农业保护神和太阳神。人们对于猫头鹰是十分敬仰的,而这份敬仰之情体现在了青铜器的“鸮”纹饰上。“鸮”纹饰在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的青铜器上大量出现,精美奇特,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