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中华路与人民大道交汇处,安阳的街道大都呈南北和东西走向,方位较正,也反应其七朝古都的风采。之所以将中国文字博物馆建于安阳,显然因为这里是甲骨文的发现地。

博物馆东西两侧建有汉字公园,公园内绿树成荫,四处分布着汉字的元素。《合集》内容被摘录并镌刻于石碑,竖立在公园内,使之更加洋溢着人文气息。《合集》是《甲骨文合集》的简称,研究者习惯称之为《合集》。

博物馆建成开放于2022年,除了文字公园,还包含宣文馆、徽文馆和博文馆三座主体建筑。如果从空中俯瞰,这三座建筑呈“合”字形,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理念。

三馆的大门均朝南,其中最南面的是宣文馆,徽文馆和博文馆分立于宣文馆北部东西两侧。宣文馆为主展馆,前方建大型广场,广场的最南端竖立着文字博物馆的标志,称字坊,其结合了甲骨文和金文中“字”的形态而设计。

访中国文字博物馆,探寻汉字之源,见识近三千年前的嫁妆贾伯壶

宣文、徽文、博文的名字有何讲究呢?这个问题伴随了整个行程。原来,主馆宣文来自《说文解字》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朝朝廷”,体现了对首部文字学经典的推崇。东馆徽文取自《书》中“慎徽五典,五典克从”之句,徽有美善之意。西馆博文取自《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有通晓古代文献之意。

来的有点早,大门刚刚打开,由于到访者较多,经历了短暂的混乱。等第一拨人潮入馆后,这才恢复平静,从容进入到宣文馆参观。宣文馆设计了中空大厅,一直通往天花,顶部铺设透明玻璃,大厅四周装饰着精美的浮雕壁画和文字,现代感十足。

展览由“一片甲骨惊天下”开启,各种形式的文字载体一件件呈现在人们面前,从甲骨一直到青铜,再到简帛、陶、玉石器、玺印、钱币等。在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很多稀世珍宝,这其中就有堪称镇馆之宝的贾伯壶。

这是一对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青铜重器,主体为圆角方形,腹身平滑,壶首两侧附有龙形兽首环耳,颈部铸有一周回首垂冠凤鸟纹。最重要的是,壶盖子口上铸有铭文八行三十三字,由此我们了解到数千年前的风俗。贾伯为即将出嫁到世国的女儿孟姬铸造该壶,用于追孝先祖,祈求万寿,并希望后世子孙永宝用享。

接受了一场有关中国汉字发展历史的教育后,离开宣文馆,外面的阳光带着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来,感觉比广东还要热。这才发现,原来这三个馆是独立开放的。于是,顶着大太阳来到东侧的徽文馆。

徽文馆的内容由汉字延伸到典册,因为历代美轮美奂的诗文,都源自文字之美。这个展馆共分三个展厅:字书琼林、书苑英华和汉字民俗,内容丰富,要完整看下来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所以,只做走马观花。

剩下的博文馆主要是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展现汉字中的历史文化,需要另外付费才能参观。感觉不是特别有兴趣,就直接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