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的一天,杜月笙在哮喘病的折磨之下,已经奄奄一息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把自己的得意门生陆京士叫回来,跟他交代了一下自己后事要如何料理,随后将自己仅剩的钱财拿出来分给老婆以及子女。

所有事情办完之后,杜月笙最后拿出保险箱钥匙,叫家人将保险箱打开,拿出厚厚的一摞摞欠条,当着所有人的面,下令将欠条烧掉,当时他的家人十分不解,为何杜月笙要将欠条烧掉呢?在欠条烧掉之后,是否有人还去还了钱呢?

杜月笙的传奇人生

杜月笙出身贫苦,并且四岁的时候父母就已经去世,年幼的杜月笙后来长大一些之后,于14岁之际,只身一人去到上海,开始了浪迹上海滩的生活,在那个财富满大街都是,但是穷苦人却没有能力捡起财富的年代,刚刚来到上海滩的杜月笙,可以说生活十分凄惨。

为了适应新的生活,他去到了一个水果店工作,经过自己刻苦努力的工作,得到黄永祥的帮助,将一些坏了一点的水果送给杜月笙,杜月笙自己将水果皮削掉之后拿去卖,逐渐得到一些收入,有了相对稳定一点的生活,并且因此得到外号“莱阳梨”。

在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里,杜月笙饱受他人的冷眼旁观,不过他始终坚持着,靠着做各种苦活累活得以维持生活,但是即便如此,杜月笙在上海滩依旧有些混不下去,最终只能拜了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成为其中一员。

那个时候的上海滩,基本上就是在这些黑帮的垄断之中,杜月笙就是靠着加入青帮之后的垫脚石,才逐渐有机会认识了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后来林桂生觉得杜月笙做人老实,就将其安排成为自己下手照顾自己。

杜月笙照顾林桂生很上心,林桂生先后多次采用包括钱财、情义等各种方式试探杜月笙,杜月笙都没有因此被淘汰,在一次烟土丢失事件中,杜月笙主动站出来帮助黄金荣找回烟土,得到林桂生赏识,极力推荐给了黄金荣。

跟随黄金荣之后,杜月笙得到更多锻炼,逐渐混得风生水起,跟随黄金荣一起开办各种娱乐会所以及三鑫公司,赚了很多钱,随着黄金荣与卢筱嘉抢女人而大打出手,黄金荣被卢永祥抓起来的事件发酵之后,黄金荣的地位逐渐降低,当杜月笙想方设法救出黄金荣,自己在上海滩的地位迅速飙升,最终超越了黄金荣,成为上海滩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在巅峰时期,杜月笙挥金如土,不仅出行高调,经常乘坐车牌号为“77777”的车子出行,而且追女人也很有一手,为了追求孟小冬,杜月笙花钱如流水,各种古玩名画,杜月笙眼睛都不眨,就买了送给孟小冬,最终俘获了其芳心。

除此之外,杜月笙秉持“财散人聚”的做人理念,在自己辉煌的时候,帮助了很多人,借出去很多钱财,这些借款都留有欠条,只是可惜后来时过境迁,历史发生了改变,诸如杜月笙这样的人也只能成为老蒋的“尿壶”,此时的杜月笙,再也不是从前的杜月笙了,与之一样有过辉煌历史的张啸林、黄金荣,都已经日落西山,杜月笙比起他们来,算稍微好一些,但也大不如从前。

由于杜月笙从前养成了挥金如土的恶习,所以他的钱财在自己的挥霍中,等到1951年其临终之际,实际上仅剩下11万美元左右了,比起从前他的巨额财富来说,此时的这点财产,实在微不足道。

杜月笙烧掉欠条

虽然财产所剩无几,但是在杜月笙临终之际,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说清楚的,所以杜月笙将自己的得意门生陆京士叫回来,对其交代了自己的后事,提出三个要求:第一是入殓要穿长马褂,第二是要一口好棺材,第三是要葬在自己的出生地高桥。

陆京士一一答应了杜月笙的最后要求,在其去世后,花了7500港币买了一口上好的棺材为其入殓,只是可惜因为当时的特殊历史原因,杜月笙没有办法葬在上海,这一点陆京士也是无能为力的。

就在杜月笙临终之际,说完三个要求之后,就拿出了自己仅剩的11万美元财产,分给自己家人,其中老婆和儿子每人1万美元,女儿没有嫁出去的每人6000美元,嫁出去的每人4000美元。

这些钱财看似很少,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其实也还是足以支撑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很长时间了,只是说杜月笙的家人,一直以来习惯了挥金如土的生活,突然手里只有这么一点钱,当然会有些不习惯。

杜月笙在烧欠条的时候,就知道不会有人还钱,事实果然如此

正当大家都有些失望之际,杜月笙拿出保险箱钥匙,将从来没有当着家人的面打开过的保险箱打开了,此时此刻,他的妻子以及子女们,都以为保险箱里边还有很多稀世珍宝,可是当拿出来一摞摞的字条之时,大家略有失望,当看到字条上写的都是欠款金额,少的5000美元,多的500根金条之际,大家又有些激动起来。

可惜这种激动持续的时间不久,因为杜月笙随即下令将所有欠条都一起烧掉了,家人十分不理解为何杜月笙要这么做,杜月笙只是轻描淡写说了一番话:“这些欠条中的主人,大多已经生死未卜,留着欠条也不一定会还,而且还可能导致你们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甚至会因为要债陷入生命危险之中”。

也许当时杜月笙的家人是无法理解杜月笙的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的,可是杜月笙已经下令将欠条烧掉了,家人就算想要再做些什么,也毫无用处了,不过从后来的家人结局来看,杜月笙此举确实是高瞻远瞩。

杜月笙烧掉欠条之后有人主动还钱么?

事实上,在杜月笙烧掉欠条之后,很快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就传开了,那些欠他钱的人,有的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放心了,有的则对杜月笙的举动很是敬佩,但是真实情况下,杜月笙此举带来的效果也就仅限于此了,至于主动还钱,那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资料记载过有人还钱。

其实这种结局杜月笙早已经料到了,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坎坷,从一无所有到成为上海滩“土皇帝”,又从腰缠万贯到饱受挫折、晚景门可罗雀,杜月笙对人性的理解和领悟,早已超越了常人之所及。

他能够迅速发达起来,靠的是对人性贪婪的准确拿捏,那些借出去的钱财,很多时候都是一种破财消灾的方式而已,杜月笙明白,只要借出去了,肯定不会有归还的可能性,这一点在后来杜月笙晚清凄凉之际,其实已经有所证明,当时他门可罗雀,有多少人愿意去看望他一眼呢,更何况是还钱了?

不过杜月笙并不在乎这些东西,因为不管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还是从人性的劣根性而言,杜月笙都明白,他借钱是当时特定环境下必然的结果,至于有没有人还钱,他不抱希望,也明白不可能。

至于他最后烧掉欠条,更重要的不是为了所谓的情面,而是为了自己的子女着想,根据一些资料记载,杜月笙的那些欠条总额,高达一个多亿,这绝对是一笔巨款,要是留着这些欠条,子女们肯定会抱有希望,想着只要要回一些债务,就足以支持生活开支,从而放弃奋斗,成天靠着欠条度日。

要是有人会还钱,也许情况还要好一些,可是杜月笙明白这些人都不会还钱,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尚且没有人还,等到自己去世之后,就更加不可能了,要是自己的子女拿着欠条去要债,搞不好钱要不到,还可能丢了小命,这对于杜月笙而言,才是最不划算的。

杜月笙一生的传奇经历,已经让他看清了财富的真实面目,拥有它确实很好,但是过多迷恋则可能给自己带来祸患,在辉煌的时候他如此对待财富,在去世之际,也还是一样的态度,正是他这种看淡一切的高瞻远瞩,帮助子女们认清了现实,后来各自在不同的工作中努力创造价值,也算活得比较体面,没有辜负杜月笙良苦用心。

结语

财富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借钱这种事情,一旦借出去,在很多时候就要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尚且如此,在兵荒马乱的上海滩时代,就更不用说了,杜月笙正是经过自己一生的经验总结,把这一切都看清看透了,临终之际,才会做出烧掉欠条的举动,要是没有这样的释然之举,那些欠条给他子孙带来的影响,会有多大,完全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