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前
谒汤都(董园村一号墓出土,文字从左至右横写,字体狂草)
谒:拜访。汤: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也是一位圣明的君主。都:都城。’商始于亳’,故亳州应是商朝第一个都城。
看到这行云流水般的字,不免会想,此人不是普通人,缘何为曹候家造墓作壁?在东汉乱世之中,他写下这’谒汤都’也当是一种期望吧。
每天从早干到晚不得休息。同样的意思古人五字就OK,今人须得十一字才能说明白,犹不及古文之优美。
为将奈何,吾真愁惶(元宝坑村一号墓出土。字体今草,有狂草之势)
‘岁不得(陼)。人谓壁作乐,作壁正独苦,却来却行壁,反是怒皇天。壁长契。’(元宝坑村一号墓出土)
是说在歉收的年景,墓主为造地下天堂,不管人民死活,即使是严冬酷暑也要为其作壁,是要触怒皇天的。
‘王复,汝使我作此大壁,径冤我,人不知也,但抟汝属。仓天乃死,当搏。’(元宝坑村一号墓出土。复制品,原砖在国家博物馆。)
‘纪绝事止食’(董园村一号墓出土。这隶书写的真是潇洒。)
‘一日持书平安世何等言兮大兄临无可食’(董园村一号墓出土)
‘独’(元宝坑村一号墓出土。一个’独’字写得恣意纵横。)
‘今来至王成家西作壁大屯不可用作身仕笑我’(董园村一号墓出土土。哈哈,好可爱的古人。)
‘顷不相见’(元宝坑村一号墓出土。不想思、不相见前面有个顷字,情绪便可触摸般的可见。)
《仓颉篇》内容有’勉力讽诵,昼夜勿置’。如此辛苦的作壁人还在督促自己努力诵读典籍,真是令人敬佩。
‘了忽焉’(元宝坑村一号墓出土,文字刻在砖的侧面。)
这些文字都是在砖坯尚未干时用枯枝等物写在砖的绳纹面,在开封’古吹台’那边仔细看了下散落在地上的砖瓦,砖有两个宽面四个侧面,其中一个宽面有绳纹,其他五个面都是光面,瓦的内圆是绳纹,外圆是光面。并在乱砖堆里看到一块刻有花纹的砖,花纹刻在光面。故猜想这些文字砖上的字应该是砌在墙背面,从墓道进出的人是看不到的。后来大概是盗墓人把这些砖翻了出来,也翻出了东汉作壁人当时的心情。
‘奔马画象砖’(东汉,董园村出土。这块画像砖更是神品,已不像是一块砖,而是一片灰色的草原,任马呼啸驰骋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