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白玉鏤雕出廓龍鳳紋璧
Han Dynasty
An Openwork White Jade ‘Dragon and Phoenix’ Disc, Bi
18.6 cm.Wide
估價 HKD: 600,000 – 900,000
成交價 HKD: 4,543,000
此面涅白美玉,碩大雍雅,極其珍罕,上承高古璧形,下啟靈獸之飾。璧上細琢乳丁,和光之下閃閃發亮,上端雙面鏤空瑞獸,盡顯古代藝匠巧思神技。雙角螭虎居中,皺眉挑眼,獠牙利齒,讓人望而生畏。一側伴朱雀,高冠尖喙,羽翅絲絲入微。另一側飾瑞獸若熊,背長鬃毛,趾爪帶勁。雕飾繁密,但布局平衡,卷尾相繞間,靜中見動,靈活如生。昔日藝匠必受帝王或貴族重金禮聘,尋美石、苦思量、細雕琢,才能成就如此雅器,千歲流芳。此璧經金華堂、養德堂遞藏,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殊為難得。
来源:
金华堂收藏,台北,1999年以前购入
养德堂收藏
香港佳士得2018年11年28日,编号2780
重要亚洲私人收藏
公众号:古玉鉴定
展览:
《羣玉别藏续集》,故宫博物院,台北,编号199
著录:
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99号,页286- 287
HAN DYNASTY (206 BC-220 AD)
成交價港元 3,900,000
估價
港元 1,000,000 – 港元 1,500,000
(13.5 cm.) long
拍品終止拍賣: 2017年5月31日
玉白色,有褐色沁斑,體片狀,兩面紋飾相同。上下透雕兩隻螭龍,側面雕一隻小龍。上方龍之首伸出廓外,以流雲紋環繞而成出戟;下方龍背上承載一羽人,尾部上方有一隻獼猴。
這件出戟璧的紋飾特別罕見,在其他漢代同類的透雕璧中沒有發現過相似例。整個璧的主體紋飾是龍紋,以上下兩條螭龍為首。下方的龍載著一個羽人。羽人在漢朝神話中與長生不老的仙人有關,是羽化成仙的象徵。在洛陽金谷園新莽時期墓中的壁畫上就畫著羽人騎龍。另外漢元帝的墓中出現過一個騎著天馬的羽人白玉雕件,著錄於《中國玉器全集 4 – 秦、漢》,河北,1993 年,頁108,圖版147 號。
比較兩件透雕玉璧,一件是南越王墓出土,雕有兩對龍鳳紋的玉璧,著錄於《中國玉器全集 4 – 秦、漢》,河北,1993 年,頁25,圖版32 號;另一件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一件出戟玉璧,同樣雕了兩對龍鳳紋,惟一對在璧廓內,一對在出戟上,著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 玉器(上)》香港,1995 年,頁257,215 號(圖一)。
清 玉镂雕夔凤长宜子孙璧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白玉长宜子孙佩
古国高勒毛都2号墓地(Gol Mod 2)位于蒙古国后杭爱省温都乌兰县境内。
战国 玉璧 密苏里州堪萨斯市艺术博物馆藏
东汉 宜子孙出廓璧
扬州博物馆藏
台北故宫藏
汉代 透雕双螭纹玉璧
河北博物院藏

南越王墓出土 出廓玉璧
南越王墓出土 出廓玉璧
汉代 龙凤出廓璧 南越王墓出土
汉 青玉谷纹双螭璧
天津博物馆
中山王刘胜墓出土 出廓玉璧
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出廓玉璧
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 出廓玉璧
老虎墩东汉墓出土 “宜子孙”玉璧
东汉 白玉乳丁螭虎瑞兽纹出廓璧(213万)
高25厘米
来源:
金华堂旧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养德堂珍藏
展览:
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99号
著录:
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99号,页286-287
汉 白玉透雕羽人骑龙纹璧
长13.5 cm
成交价:3,900,000 港元
2017年5月31日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2017年春季拍卖会 隹王以珮 – 私人收藏古玉佩饰 (Lot 2733)
战国中期 玉龙纹璧
宽7.5 cm
成交价:1,500,000 港元
2017年11月29日 香港佳士得 2017秋季拍卖会 养德堂珍藏中国古玉器
東漢/清乾隆 御賞嵌「延年」龍鳳紋璧紫檀插屏 《乾隆庚寅孟春月御題》、《乾隆庚寅御題》款「古香」、「太玉」、「乾」、「隆」印
通高 30.8 公分
成交金额:5377万元
碎成二十多块 ,拍出2300万
|白玉镂雕出廓龙凤纹璧|
東漢 白玉乳丁螭虎瑞獸紋出廓璧
EASTERN HAN DYNASTY (AD 25-220)
成交價港元 2,125,000
估價 公众号:古玉虫
港元 1,500,000 – 港元 2,50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18年11月28日
2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