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童谣主演的电视剧《有你的时光里》正在热播。剧中女主角王焱和青梅竹马的廖繁木,经历多年爱情长跑,终结于一场双方父母都参加的求婚仪式。有的观众感慨遗憾:“一个对女朋友这么好的男人,她怎么就不懂得珍惜呢?”。
接下来,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来深入解读这段“表里不一”的亲密关系,以及对我们有什么可资借鉴的地方?
来自四川同一个城市闯荡深圳的廖繁木(张子贤 饰演)和王焱(童谣 饰演),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廖繁木对王焱的生活起居进行了全方位的照顾,甚至以“男保姆”姿态渗透到王焱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每天为王焱做饭、打扫房间,甚至在暴雨夜驱车两小时送去她爱吃的糖醋排骨。因为王焱从小患有地中海贫血,廖繁木常以“医嘱”的名义,限制她的饮食。除此之外,无需王焱提醒,廖繁木经常会去王焱的住所,帮她布置生活起居用品,甚至连卫生巾的品牌都按他的喜好调换好。
廖繁木甚至充满对王焱的牺牲精神和无条件的付出。比如冒雨送餐导致自己高烧,却仍然坚持守在王焱家门口。为了陪王焱治疗,自己拒绝了海外进修的机会。在王焱父亲生病住院期间,廖繁木包揽了所有的陪护……
很多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面对这样无微不至的暖男,多数是没有抵抗力。如果再加上来自女方自己父母对男友的各种夸赞肯定,那么,从恋爱到结婚,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但是,且慢!这种好到不真实,好到男方都低到尘埃里了的状态,你难道一点都不慌吗?
王焱作为广告行业高管(体制外典型职业),其生存法则强调个人能力主导、结果导向,剧中通过她“客户只认她本人而非公司”的职业标签、面对职场性骚扰时冷静取证的反击手段,展现了她对市场规则的高度适应。而廖繁木作为医生(体制内的职业,而且几代都在体制内从医),长期处于稳定可预见的晋升体系,更习惯于流程化思维与风险规避,所以他会更倾向于用“解题式逻辑”来经营感情,认为投入时间精力就应该会产出婚姻的结果。
另外,廖繁木“男保姆式”的付出,看起来有点类似体制内科层制思维的延伸。体制内讲究“对领导的紧密追随”、“帮领导解决各种问题”。他可能试图通过服务行为来换取对情感的控制权。而王焱对此是抵触的,她更需要的是高谦式“并肩作战的同盟”,而不是廖繁木那样单方面的情感付出。
廖繁木十年如一日的情感投入,可能隐含了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需求:体制内需要线性增长,正如公务员/医生的晋升需要熬资历,他认为婚姻也应该像这样“按时打卡、积累积分”。
廖繁木对王焱提供的实用价值的照顾,持之以恒甚至还能顶住自己父母的压力。这在两人刚到深圳举目无亲、从零起步的时候,王焱肯定是倍感珍惜。但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每个人的需求会随着自己的发展呈阶梯和层次的。王焱从四川初来深圳时,正是自己在生理层面(吃喝拉撒)与安全层面(陪伴照顾)需求最旺盛的时候。随着王焱在公司的事业快速提升,以及个人能力的不断强化,她在成就和归属甚至自我实现上的需求快速增加。可惜处于科层制里面的廖繁木无法及时认知到女友内在需求的快速变化,甚至还在小心翼翼埋怨对方“忙”。
可见,两人感情出现不可愈合的问题核心所在,是需求的不同步与认知的不同步。
这种不同步逐步显性化之后,就变成了这样的情形:廖繁木的“关心”演变为变相监视,他要求王焱报备所有的外出,甚至跟踪她与客户会面;偷看王焱的手机,阻止她参加行业酒会。进而通过自己父母的嘴巴,表达对王焱的道德绑架式的攻击:我儿子为你当牛做马,你就是这样报答的?
这段表里不一的感情到了最后时刻,廖繁木在一方面瞒着王焱,一方面拉着双方父母一起参加的求婚宴上,廖通过亲情纽带进行了最后一搏,王焱退无可退,只好当众摊牌分手。
#不是爱,那是什么#
可能他本来就是这个特质
从廖繁木平时的为人处事以及他与自己父母的互动模式来看,廖繁木大概率本来就具有“慷慨奉献”、“成就他人”这样的个性特质。
目前市场上正在流行一款可以数据化测量个性的心理学工具:TURBO™测评,这款个性测评工具的经过上万个样本测评显示:
很多“慷慨奉献”和“成就他人”指标得分高的人,在对自己在乎的人那里,会更多显示出主动的关心和照顾,甚至有时候超越了边界还不自知。虽然主观上不一定是要控制他人,但客观上却有点让人窒息,于是越亲密越感觉被控制。
相反,上述这两个指标得分低的人,通常会秉持一种强烈的内在信念: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他人的事情他人负责。即使在谈恋爱时,女朋友可能不一定能感受到对方强烈主动的关心,可能会导致女方感受不到那种强烈的爱。
上述两种感觉都要有所警惕。前者不能被对方提供的情绪价值和实际关心所迷惑,后者也不能误判为对方不在乎自己。如果在准备进入更深入的亲密关系前,可以用TURBO™测评工具对彼此做一个数字化的解读,可能更能洞察到双方更细颗粒度的关系(此处有广告:若需TURBO™个性测评来深度了解你和男友的真实关系,可加微信Blossomconsulting,联系客服小助理)。
与其去找一个对你那么好的人,不如去找一个本来就那么好的人。
一个本来就很好的人,他不管跟谁在一起,他基本都是善良、有修养、有自尊、有底线、有责任的人。他对你的付出,也是出自真正的爱你,真实且心甘情愿的。
在感情中,对自己好当然重要,但最为重要的不是对你有多好,而是这份付出是否是真心实意的,是否经得起时间和困难的考验,是否出自一位本身就是拥有独立人格的良善之人。
真正的爱,绝非单方面的“对你好”,而是两个独立灵魂的相互照亮。当遇到用付出替代尊重的男性时,请记住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话:“所有’应该’的爱都是权力的游戏。”健康的关系,应当让你在接纳温暖的同时,依然能听见自己内心生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