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Agate)
玛瑙属玉髓类矿物,为一种隐晶质石英(SiO₂),以丰富的颜色和独特的条带纹理为特征。
玛瑙 图源矿工李努力
名字由来:源于佛经,在梵文中本为“阿斯马加波”,意为“马脑”。玛瑙纹路似马脑得名。后因马脑属于玉石类别,名字转写成“玛瑙”。
隐晶质:指不能直接用肉眼或借助普通10倍放大镜辨认出单个矿物晶体颗粒的集合体。
成因: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熔岩冷却时,蒸气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随后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许多洞孔,富含氧和硅元素的热液流经这里,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从洞壁向里一层层缓慢结晶出微小的石英晶体,也就是玛瑙。由于溶液中杂质(如铁、锰、铝等)的周期性变化,形成颜色交替的同心层或平行条带。
玛瑙的同心环状结构 图源博物
致色原因:比较复杂,多方综合结果,例如有:
金属离子、包裹体等
红色/橙色:由三价铁(Fe³⁺)或赤铁矿(Fe₂O₃)微粒导致。
黄色/褐色:由针铁矿(FeO(OH))或褐铁矿中的铁氧化物引起。
绿色:与二价铁(Fe²⁺)或绿泥石等含铁硅酸盐矿物相关,也可能含少量铬(Cr³⁺)。
黑色/灰色:由锰氧化物(MnO₂)或有机碳杂质导致。
蓝色:罕见,可能与铜离子(Cu²⁺) 或蓝线石等矿物包裹体有关。
微观结构
虹彩效应:如火玛瑙的彩虹色,由二氧化硅层与氧化铁层的纳米级交替结构 引起光的干涉。
火玛瑙 图源拥抱奇迹绽放生命
乳光效应:部分玛瑙因内部微孔或隐晶结构散射光线,呈现柔和的乳白色或蓝色调。
地质演化

氧化作用:二价铁(Fe²⁺)被氧化为三价铁(Fe³⁺),使黄色变为红色。
脱水作用:含水矿物(如蛋白石)转化为石英,可能导致颜色变浅或发白。
人工处理
染色:利用多孔结构将染料(如硝酸铁、铬盐)渗入玛瑙,形成鲜艳的红、绿、蓝色。
烤色:加热使含铁玛瑙中的Fe²⁺氧化为Fe³⁺,黄色变为红色(常见于“烧红玛瑙”)
染色玛瑙 图源珠宝攻略
产地:遍布全球,主要包括中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美国、墨西哥等。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玛瑙产地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华南等地区,至少涵盖了22个省份。
玛瑙的分布 图源网络
分类:
从上图可以看出,主要是按照产地划分,因为不同产地的玛瑙往往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美,所以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分类方式。且产地会辅以颜色条纹特征,例如逊克北红、保山南红、宣化战国红等。
其中北红以α-石英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为斜硅石、针铁矿,外观以深红色、棕红色为主,常带有黄色调的半透明至透明隐晶质集合体。其代表产地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境内阿廷河流域、伊春市汤旺河流域、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大小兴安岭区域等地。
北红 图源见水印
南红则是指天然产出的、由赤铁矿包裹体致红色,微透明-半透明,且以α-石英为主要组成矿物的隐晶质集合体。
南红 图源网络
战国红指红玛瑙里的一种缠丝玛瑙,有红、黄、白等多种颜色。
战国红 图源网络
此外,还有按光学特征分类:如火玛瑙、砂金石玛瑙、闪光玛瑙、星光玛瑙等
刚才看见有南红和北红,好像还缺两个
东红:是日本产的染色红玛瑙”,色不正的玛瑙,经过高温使颜色变红,经过烧红的玛瑙比较脆,硬度下降,颜色变深。
西红:天然色红玛瑙的代名词,指未经任何人工增色而自然呈现红色的红玛瑙。其中有暗红色者,也有艳红色者,中国古代出土的玛瑙均属西红玛瑙,这种玛瑙多来自西方,故而得名。
右滑发现更多……
唐 镶金兽首玛瑙杯 陕西历史博物馆
明 玛瑙单螭耳杯 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 玛瑙桃形鼻烟壶(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 玛瑙俏色巧雕仙鹤水滴(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数据来源
-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家群、博物、古玉虫等 -
GB/T 38816-2020 玛瑙 北红玛瑙 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