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基础知识 — 海陆变迁的原因
魏格纳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丰富且极具说服力的证据:大西洋两岸轮廓线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生物分布的相似性、晚古生代冰川活动所反映的古气候相似性等等。
有详实证据支撑的“大陆漂移说”被冷落数十年,
而没有详实证据支撑、理论基础存疑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却成为了学术主流!
这究竟是为什么?why ???
如果说“大陆漂移说”遇冷是因’驱动机制解释缺陷’,那么后两者提出的地幔对流、海洋扩张等核心理论,不也是说不通吗?不也是“解释缺陷”吗?
当前学术主流,热衷宣扬“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却对“大陆漂移学说”的应用潜力避而不谈。
滇缅泰马地块的弯曲与印度漂移推挤有关
印度北东漂移,且逆时针转动
滇缅泰马地块既受挤压,也受右旋水平剪切
陆壳在漂移(大陆漂移说)
洋壳在扩张(海底扩张说)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板块构造说)
在地学研究中,若将洋壳俯冲归结为“洋壳扩张”的结果,则会发现该理论框架下存在明显逻辑矛盾,众多地质现象难以得到合理说明,暴露出诸多难以自洽的矛盾点:俯冲板片物质运动方向与扩张理论预测相悖,地壳间的应力状态无法匹配,大量地质观测现象缺乏合理的解释。
而当我们从“洋壳受挤压”的视角(以大陆漂移引发洋壳挤压为理论基础)重新审视洋壳俯冲现象,则能构建起完整的逻辑链条。俯冲几何角度、深源地震的震源机制、高爆发指数火山的形成原理等地质现象,都能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得到科学且系统连贯的解读。
洋壳受挤压形成俯冲,地幔因洋壳下插形成液压
高爆发指数火山和高海拔火山形成原理
深源地震形成原理
俯冲均是因洋壳受挤压
相关链接:
俯冲均是因洋壳受挤压
欢迎引用:
兰进胜,齐乃娟. 地震成因探索[J]. 中国科技纵横,2023(18):155-162.
苹果园里的小屋公众号简介:
通过地史学和力学视角的分析,对地震成因、气候变化及其相关地质现象提出新的假设和理论框架,试图为地震学和气候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呼吁业界关注“强度理论”、“危险截面”以及“陆壳膨裂”和“陆壳转动”等现象,建立正确的地壳运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