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3篇章 | 张晓敏:春天第一鲜《中国老年报》发表

春天第一鲜

文/张晓敏

荠菜,或许是春天里醒来最早的野菜吧。早春时节,当田间还是一片寂静的时候,它总是最先从士里拱出来,泛出点点绿意。
荠菜棵儿小,贴着地皮长,一簇簇,一团团,碧绿青翠,叶瓣上长有密密的细小绒毛,看似不起眼,吃起来却极其鲜美。《素食说略》称:“荠菜为野上品,煮粥作齑,特为清永,以油炒之,颇清腴。
春天,荠菜很抢手,很多人开车去郊外山野,挖上一篮子,有的甚至全家总动员,只为吃上这口鲜。刚挖出的荠菜,不仅自带清香,还带着泥土的芬芳。
对于这个报春的使者,南宋词人辛弃疾情有独钟,他的词中描述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诗人陆游在残雪初消的日子,一边烹荠菜羹,一边叹其“珍美胜羔豚”。大文豪苏轼则把荠菜推崇到“食荠极美”的程度,盛赞之为“天然之珍,味外之美”。
春天的荠菜,比任何一种蔬菜更有香味。吃一口荠菜馅的饺子,那嘴里便都是春天的味道。荠菜烧汤,煮后依然碧绿;剁碎了,放入小粒豆腐干,点几滴香油一拌,清淡中带有异香;包馄饨,也是鲜香无比。民间因此有“吃了荠菜,百蔬不鲜”的谚语,生动又真实。
荠菜的生长没有地域性的限制。东南西北各地都能见到。有一年春天,我在新疆的一处菜园里,竟挖到一棵脸盆口那么大的荠菜,着实让人惊叹。
往往其他植物才开始萌动时,荠菜就已经开花了。走出家门,到田间地头,去闻一闻荠菜花的清香吧,唤醒我们沉睡的味蕾。荠菜,这春天的使者,不仅带来了美味,更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它提醒着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美好,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受,便能品尝到春的味道,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点击上方,遇见邹佩


#学员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