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迎何处鹤
宿我洞门松
1
临风对月但无言,
无言即是怀仙处。
《怀仙吟二首·其一》
【译文】迎着清风对着朗月默默无言,此时此刻,就是我心系仙界的时候。
【赏析】悠悠天地间,清风徐来,明月皎皎,诗人临风对月,静默无言。
风,灵动自由,似从仙界飘来的仙灵气息;月,清冷高远,如仙宫明灯。
在风与月的交织中,诗人进入超凡脱俗之境,尘世的喧嚣纷扰消散。
他的沉默,并非无话,而是沉浸其中,让心灵与天地自然交融。
此刻的无言,是与仙界沟通的方式,是通往仙意世界的桥梁。
“无言即是怀仙处”,无需刻意追求仙道,在这平凡时刻,拥有纯净超脱之心,就能在自然中觅得心灵的仙境。
诗人临风对月的身影,充满仙韵。
无言是对仙界的向往憧憬,也是对尘世的超脱释然,守望心中净土,追寻缥缈仙道。
2
白云黄鹤道人家,
一琴一剑一杯茶。
《道情》
【译文】溢满茶香的雅室,犹如芳香的神仙人家。舞剑、抚琴、品茶就是生活中的主旋律。
【赏析】白云之下,黄鹤飞翔的地方,有一座清幽的道家居所。
那是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所在,住着一位仙风道骨的高人。
这里,是修道者的一方净土。
只见那道人身处其间,周围宁静祥和。
他的生活简单纯粹,一琴相伴,弹奏出的音符似能穿透云霄,与天地自然和鸣;
一剑在侧,或许是他修行之余用以强身健体,又或许是仗剑斩除心魔、卫道除邪;
还有一杯香茶,在袅袅的茶香中,品味着人生的真味。
琴音、剑影、茶香,交织成一幅充满仙气的画面。
他在这方天地中,超脱于世俗的纷扰,追求着心灵的宁静与道的真谛。
这种生活,是对尘世浮华的摒弃,是对仙道的执着探寻,尽显出仙风道骨、飘逸出尘之姿。
3
香篆孤烟袅,灯龛寸火微。
梦和明月冷,心与白云飞。
《秋吟·香篆孤烟袅》
【译文】秋夜里,我静静的坐着,在我前面是香篆的孤烟袅袅,而灯龛只有寸光朦胧。心中的梦境,就像外面的明月一样高冷;而我的心,就和白云一起飞。
【赏析】在寂静的室内,一炉香缓缓燃烧,那香篆上升起的孤烟袅袅飘升,如梦幻般的细丝在空中舞动。
灯龛里的烛火微弱,闪烁着昏黄的光,将四周映出一片朦胧。
于此静谧氛围中,渐渐进入梦乡。
梦中,月色清冷如水,洒落在身上,带来丝丝凉意。
而那颗心,早已不受尘世的束缚,如同悠悠的白云自在地飞翔于天际。
思绪飘飞,与白云相融,超脱于凡俗的世界,仿佛要去追寻那浩渺苍穹中的神秘仙境。
在这里,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幽、宁静又充满超凡脱俗意境的画面。
香篆孤烟、寸火微灯,是眼前的实景,却又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氛围;
梦冷明月、心飞白云,更是将心灵的自由与超脱展现得淋漓尽致,尽显仙风道骨之韵。
4
古往今来人自老,
月生月落几番新。
《山歌·其一》
【译文】古往今来,人们自然而然地变老,月亮也在不断地升起和落下,几经更替,总是新的一番景象。
【赏析】时光悠悠,从古至今,岁月的长河滔滔流淌。
在这漫长的光阴之旅中,人来人往,无一能逃脱衰老的命运。
回首往昔,无数的面孔在历史的舞台上出现又消逝,无论曾经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在时光的消磨下渐渐老去。
岁月无情,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仰望苍穹,那轮明月始终高悬。月有阴晴圆缺,每月升起又落下。
月亮见证了人间无数的悲欢离合,见证了朝代的兴衰更替。
月落之后,次月又生,一次又一次地轮回,不断展现出新的姿态和光芒。
在这月生月落之间,世间万物悄然变化。
而这两句诗,以一种深邃而又超脱的眼光,洞察了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释然。
5
嗅花风入鼻,掬水月浮身。
夜静焚香坐,空山一个人。

《山斋夜坐·嗅花风入鼻》
【译文】当我嗅一嗅鲜花的时候,总有一阵清风随着花香入鼻,当我在从水里掬起一捧水时,却发现月影在水中浮动。
【赏析】夜深了,夜也静了,我焚香而坐,感觉整座山空空如也,只有我一个人。
在一个静谧的世界里,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花朵的馥郁芬芳。
微微一嗅,那花香便顺着风悄然钻入鼻中,沁人心脾,让人心神荡漾。
来到清澈的水边,双手轻轻捧起一汪清水,水中倒映着明月的光辉。
当双手掬起水的瞬间,月影也随着水波荡漾在手上,仿佛身体也在这水中的月影里悠悠浮动,如梦如幻。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周围的一切都沉浸在宁静之中,点燃一炉香,静静盘腿坐下。
在这空寂的山林之间,唯有自己一人。
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俗事的纷扰,唯有缕缕香烟袅袅升腾,与这空山的静谧融为一体。
此刻,诗人独自处在这清幽之境,感受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的力量,将身心都交付给了这片空灵的天地,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仙风道骨。
6
已具看云眼,而生伴月心。
西风相体认,红尽绿枫林。
《闲纵偶成·已具看云眼》
【译文】我已经体会了白云的自在精神,也理解了明月的高洁理想。
【赏析】西风比较能够理解我,它吹红了整个的枫树林。
诗人已然拥有了一双能够看透浮云变幻的慧眼,在岁月的流转中,萌生出一颗愿与明月为伴的心灵。
抬眼望向天际,那漂浮不定的云朵,就像人生的种种际遇,而诗人凭借着那独特的“看云眼”,洞察着世事的无常与沧桑。
明月高悬于夜空,清辉洒下,照进诗人的内心,使其生出相伴明月的情愫,这份心境淡泊而宁静。
瑟瑟的西风轻轻吹拂,仿佛是自然与诗人的亲密对话。
在西风的抚摸中,诗人用心去体悟、去感受这天地间的微妙变化。
放眼望去,枫林已被秋意染红,那片片红叶,是时光的笔触留下的绝美画卷。
随着秋意渐浓,红色褪尽,只留下一片墨绿。
在这诗中,诗人通过“看云”“伴月”“体认西风”“观枫林”等行为与景象,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姿态,以及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领悟,流露出一种空灵的仙风道骨之韵。
7
青山绿水无非道,
翠竹黄花有几人。
《契妙》
【译文】青山绿水间就蕴含了世间万物的真理,但是真正领悟翠竹黄花之真意,真正清净无暇的人又有几个呢?
【赏析】天地之间,青山连绵起伏,绿水悠悠流淌。
那青葱的山峦和澄澈的水流,无处不是道的体现与彰显。
山川自然,蕴含着宇宙万物的真理与智慧,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流水,都在默默地诉说着道的奥秘。
然而,面对这充满道韵的翠竹黄花之景,又有几人能够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呢?
翠竹摇曳,挺拔而坚韧,在清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
黄花绽放,明艳而灿烂,散发着淡淡的芬芳。
它们在自然中自在生长,遵循着道的法则。
可是,尘世中的人们,大多忙碌于功名利禄、纷繁世事,往往忽略了身边这些蕴含着大道的平常景致。
能够停下匆匆脚步,静下心来,去感受青山绿水的自然之道,去品味翠竹黄花中蕴含的禅意与哲理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这两句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道的追寻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人沉迷于物欲,而不能悟道的惋惜与感慨。
8
松花落地鸟声寂,
一枕清风送梦回。
《曲肱诗二十首》
【译文】我们躺在岩石上休息,松花落到无声,鸟儿也寂静,就像是在一场梦里;而一阵清风吹过枕头,让我们从梦中醒来。
【赏析】在一片静谧的山林中,松花如雪般纷纷扬扬地飘落。
它们轻轻地亲吻着大地,没有一丝声响,仿佛怕惊扰了这片宁静的世界。
随着松花落地,四周的鸟儿也停止了啼鸣,山林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仿佛时间都已静止。
此刻,万籁无声,只有那飘落的松花,成为了这片山林中唯一的动态。
躺在这片山林之间,枕着一缕清风,身心都沉浸在这自然的怀抱里。
清风徐来,带着山林的气息,带着松花的清香,温柔地抚摸着。
在这清风的抚慰下,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又在这清风的护送下,悠悠地从梦中回归。
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充满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韵。
若是喜欢,点个在看或点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