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共学勉之
导读
今日与大家共读《淮南子·地形训》,这些看似讲山川河流的句子,细品皆是过日子的学问。就像老家门前的溪水,春浇菜畦、夏润瓜藤,看似默默流淌,却滋养着一方烟火。天地万物皆有灵性,读懂了水土的脾性,便懂了人间冷暖的章法。且听我慢慢道来——这书页间的江河湖海,原是最慈悲的生活老师。
1.汾水濛浊而宜麻,济水通和而宜麦
译文
汾水浑浊适合种麻,济水温和适宜种麦。
心得感悟
年轻时在乡下务农,常听老人念叨“什么土长什么苗”。汾水畔的乡亲用浑水浇麻,麻秆长得比人高;济水边的农户引清流灌麦,麦穗沉得压弯腰。
这让我想起儿女教育——老大性子急,就让他学木工磨耐性;老二心思细,送她画笔描天地。就像腌菜不能一坛子全放粗盐,种花不可都用黑土。
前日见邻居老张非逼着孙子学钢琴,孩子憋得直哭,我劝他:“汾水济水各有所长,何不让孩子试试泥塑?”后来那孩子捏的泥人上了展览,老张逢人就笑:“原来浑水里也能开出莲花。”
2.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
译文
天地交融和谐,阴阳造化万物,一切生命皆承袭同一股元气。
心得感悟
晨练时常见太极师傅教“抱元守一”,从前觉得玄妙,直到去年在菜场见卖豆腐的夫妇——男人推石磨,女人点卤水,腾腾热气里凝出白玉般的豆腐。这不正是阴阳相济?
回家和儿媳包饺子,她擀皮儿我填馅,面皮太薄易破,馅料过满难捏,终要寻个恰到好处的平衡。夜里看着案板上月牙似的饺子,忽然明白:夫妻拌嘴、婆媳磨合,就像卤水点豆腐,看似冲撞,实为成全。
天地元气流转不息,家长里短中自有造化之功,关键是要信那团和气终会蒸出生活的香。
3.山为积德,川为积刑;高者为生,下者为死
译文
山峦聚积阳气象征生机,河川汇聚阴气象征衰亡;高处主生发,低处主消亡。
心得感悟
老屋后的矮山种着祖坟,山脚下溪水流过乱石滩。从前不解为何祖辈葬在半山腰,直到那年暴雨冲垮山脚三户人家,半山的老坟却安然无恙。这让我想起过日子:儿女买房莫贪便宜选洼地,老友相聚宜登高望远舒胸怀。

去年陪外孙女放风筝,她非要往低处跑,结果风筝挂在电线上。我牵她到坡顶,借一阵东风轻轻松手,纸鸢直冲云霄。孩子拍手笑:“原来站得高,风都听话!”
是啊,人生如放鸢,低处多磕绊,高处自有顺势的智慧。就像腌酸菜要压石头,但缸口总要留三分余地透气——压是积德,放是生机。
4.东方之美者,有医巫闾之珣玗琪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
译文
东方之美有医巫闾山的美玉,南方之美有梁山的犀角象牙。
心得感悟
早年在供销社收山货,东北的榛蘑、云南的菌子各有其美。就像这句古话说的,东玉南犀,各守其珍。这让我想起亲戚间的相处:堂姐泼辣能干如关东冻梨,表妹温婉细腻似江南丝绣,何必比较谁更贵重?
前日家族聚会,北方的侄媳带来酸菜白肉,南方的外甥女捧着桂花糖藕,一桌人吃得热火朝天。三叔抿着黄酒叹道:“年轻时总嫌南方菜甜腻,北方饭粗犷,如今牙口差了,倒觉各有滋味。”原来世间美好不在争高下,而在守本真。
就像老樟木箱里,爷爷的旱烟袋和奶奶的绣花绷子静静挨着,烟味缠着丝香,一放就是半世纪的光阴。
5.九州之外,乃有八殥;八殥之外,乃有八纮;八纮之外,乃有八极。
译文
中华九州之外有八殥,八殥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更有八极,形容天地广袤无垠。
心得感悟
孙子总爱问:“姥姥,世界有多大?”我指着腌菜坛说:“这坛子像九州,坛口是八殥,飘的花椒是八纮,冒的香气就是八极。”孩子咯咯笑:“那我的玩具车能开到香气里吗?”
童言无忌,却让我想起四十年前坐绿皮车远嫁,觉得三百里外就是天涯,如今视频通话能见大洋彼岸的樱花。可走得再远,最念的还是灶台上那口老砂锅——它炖过东北的酸菜,煨过岭南的靓汤,此刻正咕嘟着孙儿爱喝的番茄蛋花羹。
原来天地再大,终归要落在一箪食一瓢饮里。就像风筝飞得再高,线头总系在自家门槛上。
结语
合上书卷,晚风送来隔壁灶间的葱花香。《地形训》里说尽江河地理,终归教人读懂四个字——水土养人。北方的厚土种出高粱的烈性,南方的软泥育出稻米的柔肠,而咱们这些经风历雨的人呐,早把日子的酸甜苦辣,酿成了独一无二的水土。愿你我皆如古书里的山川:不必羡慕他处风景,自有属于自己的一方云烟。
与君共勉,静守本心,道法自然。
END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