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简体字表》

五四运动倡导的白话文运动为大家所熟知。事实上,文字简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一样,两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5年8月21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个(如图)。同时,国民政府还公布了《推行简体字办法》9条。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第一批简体字在1936年2月就宣布暂缓执行,文字改革没能继续下去。
从上列《简体字表》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公布的简体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和草书的楷化写法等。新中国成立之后,1951年政府根据此表重新审定,开始酝酿新的《汉字简化方案》。我们的现行规范汉字,有不少与民国时期的第一批简体字是相同或相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