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的草莓奶昔

2025-06-09 17:22

1703年,68岁的索额图被活活饿死在宗人府。康熙抄了他的家,杀光了他所有的儿子。5年后,康熙依然愤愤不平,将一顶“大清第一罪人”的帽子扣在了他头上。

可谁能想到,这个大清“第一罪人”,曾是康熙最信任的功臣。

一、除鳌拜

索额图出身镶黄旗,父亲索尼是顺治留下的辅政大臣之首。

他从小进宫当侍卫,陪着年幼的康熙读书习武,两人情同手足。

康熙亲政后,鳌拜把持朝政,康熙成了傀儡。

16岁的康熙决定反击,索额图二话不说辞去侍郎职位,重新披上侍卫铠甲。

他每天带着十几个少年进宫,表面陪皇帝摔跤玩闹,暗地里演练擒拿之术。

1669年,鳌拜大摇大摆走进南书房,埋伏两旁的侍卫一拥而上。

索额图亲手用绳子捆了鳌拜,这场政 变干脆利落,没溅上半滴血。

可谁能想到,这场政 变的最大功臣,34年后会饿死在黑牢里。

二、尼布楚谈判

康熙亲政后,索额图平步青云,成了保和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

但真正让他名留青史的,是尼布楚谈判。

当时,沙俄趁清朝平定三藩之乱时,不断侵扰北方边境。

康熙派索额图北上谈判,临行前交代:“尽快划清界限,腾出手收拾葛尔丹。”

谈判桌上,俄 国代表戈洛文狮子大开口,索额图当场掀了桌子。

离席后却悄悄派翻译私下沟通,既守住底线又留了余地。

僵持十余日,他抛出以格尔必齐河为界的方案,撂下狠话:“爱签不签!”

这一手刚柔并济,逼沙俄签下《尼布楚条约》,给大清换来50年太平。

可功劳再大,也抵不过一次闪失。

说到底,索额图与太子的关系,才是他真正的催命符。

康熙的原配皇后是赫舍里氏,她是索额图的亲侄女,生下太子胤礽后难产而死。

康熙非常悲痛,对胤礽格外溺爱,甚至让索额图这个外叔公亲自辅佐太子。

而索额图也把太子当成了赫舍里家族的未来。

他不仅为太子培植党羽,还纵容太子奢侈无度。

后来,康熙发现太子仪仗僭越,龙袍竟用明黄 色,当场勃然大怒。

索额图却为太子辩解说:“太子乃储君,用明黄理所应当。”

康熙开始警觉,自此也对索额图开始不满。

更致命的是,索额图常在太子面前抱怨:“皇上在位太久,哪有当四十年太子的道理?”

这话传到康熙耳中,就是逃避他们父子关系。

但谁能想到,真正压垮索额图的,竟是一匹马。

大清朝第一罪人,不是鳌拜,也不是吴三桂,而是当了35年忠臣的他

三、祸起萧墙

次年,太子胤礽南巡回京时病倒,只能留在德州调养。

康熙派退休的索额图去照看。

索额图一把年纪了,当时骑马到太子行宫,竟然直入中门下马。

按照规矩,这是死罪。

太子自然没计较,课康熙听后却勃然大怒:“太子还没继位,臣子就敢没规矩!这是想做什么?”

从这件事看,索额图当时可能因心急太子病情,一时疏忽了规矩,并非有意为之。

而且,从索额图的一贯行为来看,他对皇家礼制一直较为尊崇,此次事件或许只是一个意外。

但在康熙眼中,却是大恶不赦。

也许也是索额图的把柄。

于是康熙当即派兵把索额图锁进宗人府。

但他还不解气,还特意嘱咐:“不必供饭。”

68岁的索额图蜷在草堆上,连着几天没人送饭。

他心中很失望,但已经于事无补。

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老臣,最后竟然是被活活饿死的。

人死了康熙还不解气,抄家、杀子、流放族人。

这一手根本就没有顾念任何的旧情。

而康熙要的,不仅是索额图的命,更是太子的清醒。

他希望通过饿死索额图,让太子明白:皇权不容挑衅。

四、废除太子

只不过失去了索额图的胤礽却频频亮出昏招。

5年后,废太子胤礽偷看康熙营帐被抓,彻底失去继位资格。

康熙想到当初太子和索额图的关系,既心疼儿子,又恼恨索额图,于是痛斥:“索额图实乃本朝第一罪人!”

可此时的索额图早就死在了宗人府。

说到底索额图其实还比较冤。

胤礽之所以会有如此行径,和他自身自身性格和长期处于压力中有关。

索额图虽有教导之责,但不能将全部过错归咎于他。

康熙对索额图如此评价,无疑是一种迁怒。

只不过,九子夺嫡的序幕正式拉开。

大阿哥胤禔投靠明珠一 党,三阿哥胤祉暗中结纳文臣,八阿哥胤禩广结党羽。

康熙晚年,皇子们斗得你死我活。

而此时的康熙已经有心无力了。

只不过,说到底,索额图只是深宫里的臣子,他也只是龙椅旁的棋子。

索额图能帮康熙赢了鳌拜,赢了沙俄。

可是他当了大清35年的忠臣,却输给了帝王之心。

更讽刺的是,他死后,九子夺嫡的血雨腥风,恰恰印证了康熙最深的恐惧。

#我的宝藏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