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

摸这几件新品茶则的时候

感觉像是指尖捏起了风

人挺诧异的,它太轻了,像片落叶悬在手里,触感都是寂寥里不失温度的秋。我见过很多种不同材质的茶则,竹木的质朴、陶瓷的清冷、金属的锋利,但大漆的纸胎茶则,用起来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它们形状、大小独特各异,随性得很。有的像一叶扁舟,边缘修的圆润;有的是片状长条摸样的,弯弧角度很自然,倒茶时茶叶会乖乖滑入壶中;有的是方形的凹面,棱背分明,像半截枯枝封进了漆里。

大漆和纸茶则:要敢不困于角色,和“时间”握手

把它们散开和其他一起看,会让我联想到山河四季、古今交错的美感来。

金银箔亮眼的像古代贵族身上那种,丝绸绣出的金丝,阳光一照,通身的气派;有只青灰色的,也让我印象深刻,锡罐金属的质感覆在纸胎上,像块沉默的矿石,很有对未来科技的想象。

恍若月光的浅蓝银色打在湖面,方形的这只摆在茶席上,是种艺术的荡漾感;哑光与油面的对比更妙,哑光如雾,油面似水,雨林绿的这只像是山野坠入了漆面,也像暗影和玉娇龙的矫健……

纸胎的魅力,就是这样。它在漆面下起伏成各种弧度,像会呼吸,能幻化成各种奇妙的质地反应,也让茶则在耐用的同时,不显得死板。

我挺喜欢这几件咖啡色的,大漆层层包裹后,树皮一样抽褶的纹理依然鲜活,指腹轻轻压胚划过,布纹的经纬、水纹的涟漪还有香云纱那种独特的挺括却亲肤的柔软质感……这些肌理不是绘上去的,而是材料和时间在一次次、一层层打磨中“对话”留下的痕迹。

真是神奇的质地,但大漆打动我的,还在于它“不困于角色”的自由。纸胎的韧性比陶瓷强,方便带出门,也能当室内的装饰品。它既是茶席上的实用器,也是能摆在书架的艺术品。既承载着唐代陆羽笔下“则者,量也”的古意,又有大漆传承至今,现代设计的轻盈感。

就像我本人,白天在工作室各种忙碌,晚上却也要做个煮茶听雨的闲人。茶则不过是泡茶时用的小工具,但对我来说,大漆茶则却更像封慢递的信,写着对自然的敬畏、对时间的耐心……

主编/仓巴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