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章鱼东渡】右上角…设为星标
▲《胁侍菩萨》 中唐 榆林窟第25窟
胁侍菩萨立于白莲青台之上,站姿轻盈惬意。他头戴华丽宝冠,白绿天衣环绕身侧,红色裙摆如浪花翻卷,线条灵动华丽他左手上举做说法状,右手提一红白色净瓶轻置于腿侧,优雅刚健。
▲《提净瓶胁侍菩萨》 中唐 榆林窟第25窟
这幅图是敦煌壁画菩萨像的代表作品之一。胁侍菩萨赤足站在莲花上,身姿修长,神情疏朗。此图位于大幅经变画的左侧,或有听法供养之意。人物线条凝练,是中国人物画”以线写形,以线传神”的形象诠释。
图源《敦煌日历》2024
净瓶的雏形
在佛教的起源古印度,僧侣出行随身都会携带物件器具,称作比丘十八物,这些器物多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实用器具。净瓶就是古代僧侣经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又称“军持”(十八物中瓶的梵文谐音)。

《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捃稚迦,即澡瓶也。旧曰军持,讹略也。”又《毗尼日用录》中记载:“梵语军迟,此云瓶,又云桾稚迦,此即澡瓶,也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
《寄归传》云:军持有二:若甆瓦者,是净用;若铜铁者,是触用。”可见,军持的用途之一就是净手,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来盛水饮用。
随着时代发展,净瓶被用于插花陈设和宗教礼仪中的供奉器具,逐渐被赋予宗教涵义,因观音信仰在中国盛行,净瓶便也成为了观音菩萨标志性的法器。
|
悠远敦煌,一眼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