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瑞秋,三个孩子的妈妈。

说实话,前些年照顾3个年幼的孩子,我过得挺辛苦的;繁重的家务、过度操劳、长时间休息不足,影响了我的身体状态。

有一段时间,我总是觉得自己非常疲惫,哪怕前一个晚上睡得还行,第二天依然状态不佳。

我和队友偶尔也调侃,这些年我们为了孩子可牺牲不少,就像一样蜡烛燃烧自己,把他们养了起来。心里也会默默觉得,我们是上了年纪,身体易累,精力大不如前。

然而去年九月,我们家小儿子也终于四岁了,可以上小学了,我的时间突然充裕起来。

关注瑞秋一段时间的或许也会发现,我的公众号更新频率明显提高,我有了更多时间写作;同时,我也有一些多余的心思和精力来好好照顾自己了。

三个孩子都上学,我们的生活节奏就平稳了些,于是就对之前习以为常的饮食方式和生活状态做了一些调整。

实践了几个月,我最明显的一个感受是,我居然不需要睡午觉了,以前犯困的点居然不困了。

队友也发觉他的工作效率大增,思维敏捷,办事更高效。

今天就来总结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从易疲劳体质,变成现在精力充沛的状态。

1

早睡,是个关键

早睡,一直是我们的家庭文化之一。

我们家三个孩子都睡得很早,八岁的老大每天晚上8点左右睡觉,六岁的老二和四岁的老三睡得更早,每天晚上7点左右就睡了。

我们深知,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充足的睡眠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保障。

只有睡得好,孩子们才能在第二天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和玩耍,才能元气满满地享受他们的生活。

对于我们大人而言,早睡同样至关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机能逐渐发生变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能够轻易应对熬夜。

一旦睡眠不足,不仅第二天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可能连续几天都处于疲劳状态,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

因此,想要保持精力充沛的首要前提,就是早睡。

如果连这个基础都没有,无论我们付出多少努力,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易疲劳的体质。

当今社会,手机无疑是阻碍人们早睡的罪魁祸首。

许多人白天忙碌一天,晚上回到家后,便忍不住拿起手机,试图通过刷手机来缓解一天的疲惫和无奈。

原本计划只刷几分钟,结果却一刷就是几个小时,甚至熬到深夜。

一不留神就牺牲了宝贵的睡眠时间,还让大脑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第二天醒来,自然无法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晚上,尤其是睡前这段时间,我们应该让身体和大脑逐渐进入休息状态。

如果睡前接触过多的信息,大脑会超负荷运转,难以消化这些内容,进而导致入睡困难,即使勉强入睡,睡眠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我和队友睡前通常是看书或看文章,反正不会刷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短视频。

事实证明,睡前看书对睡眠极有帮助,小看一会儿,睡意就来了。

再加上阅读使人平静,身体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我和队友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熬夜了,每晚10点半左右准时上床睡觉,很少超过11点;早睡、睡足、睡好,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自然会焕然一新。

2

调整饮食方式,保持血糖平衡

之前,我常听朋友们抱怨带孩子辛苦到瘦了一圈,可我带三个孩子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我就是觉得生活太辛苦了,所以必须吃点好的,似乎只有美食能缓解生活的辛苦。

所以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秉承着“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的态度,试图靠美食治愈安慰自己。

然而,当我读到一本名为《控糖革命》的书后,才恍然大悟:我们的身体疲劳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我们体内的血糖波动太大了。

想想看,当我们大快朵颐一碗螺蛳粉,配上炸蛋、猪蹄、鸭爪等美食时,虽然瞬间满足了味蕾,感觉身体充满了力量。

然而,我们却看不见美食下肚之后,我们身体的变化。

从易疲劳体质到精力充沛,我用了这3个方法

这些高糖、高油、高脂肪的食物进入体内,会使血糖迅速飙升,进而刺激胰岛素分泌,让血糖快速下降。

这一过程就像坐过山车,血糖在体内剧烈波动,身体为了维持平衡而忙碌,我们自然会感到疲惫。

如果想要减少身体的疲惫感,就要让我们体内的血糖曲线趋于平稳,不要有大幅的波动。

于是乎,我和队友根据书本的建议调整了我们的饮食方式。

我们首先改变的是进食顺序:先吃蔬菜,让富含纤维的食物先入胃,这样可以减缓食物的分解和吸收速度,有助于血糖平稳;

接着吃蛋白质和脂肪类食物;最后再摄入淀粉和糖类。

实践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当我吃完蔬菜和肉类时,已经半饱了,自然就减少了主食的摄入量。

更重要的是,这种饮食方式让我的身体状态有了显著改善。

血糖不再大幅波动,我也不再频繁犯困,即使中午不午睡,也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通过调整饮食,我们不仅控制了血糖,还找回了活力满满的自己。

3

番茄工作法,劳逸结合

过去,长时间连续写作对我来说是件极其疲惫的事。

大脑很快就会感到吃力,无法保持长时间的专注;专心一段时间之后,我就会觉得无法再继续坚持下去了。

今年初我改变了工作的方式,尝试了番茄工作法,这一改变让我收获颇丰。

番茄工作法的原理非常简单:专注工作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

现在每次开始写作前,我会启动番茄钟计时。

在这25分钟里,我的大脑全神贯注于手头的任务;手机被静音,所有信息通知都被屏蔽,不被任何事物打扰,专注做手头的工作。

这种极度专注的状态会刺激大脑,使其变得兴奋并分泌多巴胺,从而让我们产生无穷的力量,变得斗志昂扬。

当25分钟的闹铃响起,我会停下手中的工作,让大脑进入休息状态;尽管从做到一半的工作中抽身很难,但我还是会强迫自己休息一会儿。

我会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眺望远方,放松肩颈,拉伸身体,或者做几个深蹲。

让大脑从紧绷的状态中得以放松,稍微活动筋骨不仅加快了血液流动,还能为大脑重新注入能量,让我重新充满力量。

我发现,通过这种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的循环,我的精力变得异常充沛。

这种间歇性的休息就像给身体和大脑“加油”,防止我们过度疲劳,保持精力充沛,使我们在较长时间的工作或学习过程中都能维持较好的状态。

大脑也是需要休息的,劳逸结合,才能是我们的身体保持元气满满的状态前行。

4

写在最后

身体的状态,并非不能改变。

如果你也常常感到疲惫,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或许,小小的改变,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活力。

毕竟,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我们所爱的人。

瑞秋

END

-瑞秋好物推荐-

⭐学英语神器《我发现,这才是普通孩子学好英语的关键

⭐治愈系绘本《养娃8年回头看,我很庆幸做对了这1件事


我是瑞秋,坐标荷兰,5口之家

分享与三娃同行的所思所想

婚姻爱情 | 信仰生活 | 自我赋能

独立带娃 | 亲子成长 | 极简育儿

你也是二胎或三胎家庭吗?欢迎加入瑞秋的家多宝”群,家里有多个宝贝的苦与乐,这里一定有人可以懂你。 
大家一起抱团取暖,互相鼓劲,一起成为更优秀的妈妈。
有兴趣的可以加瑞秋微信,拉你进群(备注进群),也可以跟瑞秋做朋友,围观朋友圈。

近期好文

断舍离掉这5件事,你的时间就变多了
10岁之前,不需要给孩子太多选择权
普通家庭花很少的钱,也可以把孩子养得很好
让一个孩子感觉被爱,多做这3件事
孩子不需要过度陪伴,让孩子无聊一点,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