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陶海青
6月13日,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汊河开发区景华生态园,由海昌中药集团、扁鹊城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汉医药业集团、来安县景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景华扁鹊城具体承办的《景华扁鹊城项目启动仪式暨首届景华扁鹊城合伙人大会》在此举行。作为宁滁毗邻区“中医药+文旅+数字”融合体,大会汇聚各界代表300余人,现场签约17个项目,标志着皖东康养产业迈入生态化发展新阶段。
三链融合:宁滁同城化的“康养动脉”
在景华扁鹊城签约台上,景华文旅朱超董事长与扁鹊城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李汉群总裁,双方就“扁鹊城”品牌使用授权举行签约仪式。
值得一提的举措是:信用体系共建框架。景华生态园朱家祥董事长、子墨老师、扁鹊城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李明泽董事长,三方就景华扁鹊城打造南京都市圈新型信用体系建设基层样板工程项目举行签约仪式。“我们创建’扁鹊信用分’,化解景华生态园的历史债务。”李明泽解释运作逻辑:消费者购买药膳积累信用值,可兑换非遗体验;商户信用等级关联贷款利率。这套由子墨团队设计的模型,不仅可以化解园区历史债务同时激励消费,已吸引东方徽酱、鸡香婆婆等多家餐饮品牌入驻。
“景华扁鹊城不是孤岛,而是南京北扩的康养接口。”李明泽以“三链融合”重塑皖东康养产业逻辑:
交通链:汊河站至景华生态园接驳专线开通,南京鼓楼医院专家可18分钟直达景华扁鹊城国医堂;
支付链:将与江苏瑞鹿方舟共建远程诊疗中心,上海参保人艾灸费用直接划扣医保账户;
数据链:汉医药业“5G经络舱”接入南京健康档案库,实现“未病预警”跨城同步;
这三条交织的产业链,正以中医“整体观”的哲学智慧,在长三角医疗康养版图上勾勒出“通则不痛”的发展新经络。
非遗重生:老技艺的科技转译
大会签约现场,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正在上演。当非遗技艺的厚重底蕴与现代科技的锋芒相遇,迸发出创新火花。四组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实践,正在改写非遗传承的叙事方式。
禹州钧瓷的窑火历经千年不熄,如今在“魏氏艾灸”的智能温控技术加持下焕发新生。据了解,“雨过天青”釉色的药灸罐,内藏精密的温度传感系统,将±0.5℃的控温精度化作现代人对传统艾灸的极致追求。正如非遗传承人冀红卫所言:“我们不是在复制历史,而是让钧瓷的窑火温暖现代人的经络。”
滁河岸边的金玉滁菊则演绎着“冻干技术”的魔法。采用航天食品级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将“色如黄金、形若绣球”的贡菊转化为出口欧盟的含片,其附加值提升8倍,实现了从“论斤称”到“按克售”的华丽转身。
在江苏乡镇卫生院,张氏接骨世家的正骨手法正通过VR教学系统实现几何级传播。虚拟现实技术将“摸接端提”四字诀具象化,让基层医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精髓,传统技艺的传承效率如同插上腾飞的翅膀。
南京冶山脚下,传承六百年的贡鸡(南京非遗)正演绎着“庖丁解牛”的现代版。当药食同源理念遇上预制菜风口,这些曾专供皇室的珍馐化作标准化药膳,通过盒马鲜生的冷链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200万份的年产能背后,是非遗美食工业化转型的生动注脚。
这些案例如四重奏乐章,共同诠释着非遗活态传承的新范式——不让遗产束之高阁,而是让传统技艺在产业化进程中绽放时代光华。当钧瓷遇见物联网,当贡菊邂逅冻干技术,这些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书写非遗传承的当代篇章。
乡村振兴:艾草织就的共富网
在景华扁鹊城签约的17家机构中,明光市石坝镇供销社主任李纯渠的故事引发关注。该社将艾草种植面积从最初的800亩扩张至5000亩,打造“租金筑基、薪金造血、股金生利”三金模式,为农户铺就了一条共富之路,也将皖东的荒野坡地变为长三角康养产业的“绿色金矿”。
李纯渠如此诠释“三金模式”的致富密码:
租金筑基,碎片土地变“生金沃野”。供销社以每亩800元的保底价集中流转土地,连片整合5000亩艾草基地。仅此一项,全村年增收49万元,抛荒率从37%降至零。昔日的荆棘坡如今苍翠如海,无人机掠过泛起层层绿浪。
薪金造血,农民转身成“产业工匠”。在恒温车间,鲜艾草经蒸馏化作琥珀色精油流入储罐。在这里每天工作8小时赚150元,月入超4000元。1吨80元的原料艾草,深加工后提炼的1公斤精油价值升至1600元。
股金生利,村集体搭上“财富快车”。去年村集体参股精油加工厂获80万元分红,这笔资金反哺建设了艾草观光工坊。游客体验古法制绒、手作艾灸,带动周边8家农家乐增收120万元。

通过“三金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石坝镇艾草产值从2023年800万元猛增至2025年4500万元。艾草在石坝镇不再是简单的经济作物,而是串起产业链、致富链、生态链的金色纽带,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此刻,满载艾草智能助眠枕的冷链车驶向南京江北新区,车身上“石坝艾草,温暖长三角”的标语熠熠生辉 。
未来已至:景华扁鹊城的“三链延伸计划”
暮色中的景华湖倒映着扁鹊文化馆的飞檐,李明泽等人透露更宏大的 “三链延伸计划”:
文旅链:与景德镇陶交所发行数字钧瓷灸具NFT,游客扫码可获AI体质诊断;
供应链:良久团购渠道将覆盖上千个社区,药膳预制菜直送长三角家庭;
国际链:禹州中药炮制商会借力项目出口钧瓷药械至东盟;
“当南京主妇用医保卡购买汊河药膳,当马来西亚人网购钧瓷艾灸罐——这就是景华扁鹊城的终极愿景。”李明泽说。
业内专家认为,汊河实践破解了产业割裂痛点——文化赋能科技化、土地流转资本化、农户收益多元化,为长三角康养一体化提供可复制的皖东方案。
在李明泽的愿景里,这座皖东小镇正成为长三角康养产业的创新引擎。此刻,首辆载满金玉滁菊的冷链车鸣笛启动,驶向一河之隔的南京江北新区——中医药现代化的汊河实践,已然启程。
后记:
鉴于景华扁鹊城领导层与合伙人精诚合作,积极推进项目落地的基础上,笔者分析近期(2025-2027)的扁鹊城将呈现四大亮点:
扁鹊数字馆:全息演绎“治未病”智慧;
非遗大师街:30余家绝技工作室开放体验;
千亩药香园:种植滁菊/艾草等道地药材;
房车康养营:长三角首个中医药主题露营地。
具体来说,扁鹊数字馆将打破时空界限,运用全息投影与AI交互技术,让《黄帝内经》的智慧在光影交织中翩然起舞。参观者可化身“上医治未病”的实践者,通过沉浸式场景体验“望闻问切”的数字化演绎,在科技与传统的碰撞中领悟“防病于未然”的千年哲思。
非遗大师街如一条流动的文化血脉,30余间青砖黛瓦的工作坊将汇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这里,游客不仅能亲眼见证“百草膏”古法熬制的火候精髓,还可亲手体验“雷公炮炙”的匠心工艺,让濒临失传的绝技在指尖重焕新生。
千亩药香园将化身大地色谱,滁菊的金黄、艾草的青翠与牡丹的嫣红构成四季流转的生态画卷。采用“药粮间作”的智慧种植模式,这里既是道地药材的活态基因库,也是开展中医药研学旅游的天然课堂。
房车康养营则开创了“移动式养生”新范式,50个星空营位依傍药田而建。清晨在艾草香薰中晨练,日暮伴着药膳火锅观星,由此拓展“康养+场景”边界,长三角首个中医药主题露营地将现代休闲方式与《本草纲目》的养生智慧完美融合。
如果景华扁鹊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乡村振兴范式输出,比如文中提到的“三金模式”,最终实现碳汇增值:景华生态园湿地碳汇交易+药用植物固碳能力认证,打造长三角首个“零碳康养区”,吸引ESG投资。
综上所述,景华扁鹊城以“区位+非遗+数据”三链融合,开辟了乡村振兴与城市康养的共生新路径。其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推动政策破壁、科技赋能与模式复制,若运营得当,或将成为“宁滁一体化”中最具颠覆性的健康产业创新体。(陶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