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家后院种了几棵橘子树,每到冬季,橘子熟得满树金黄。孙子吃完果肉,他把皮攒起来晾在窗台上,干透后装罐密封。他说这是自家陈皮,留着泡茶煮汤当宝贝一样。

邻居刘姨听了却皱起了眉:陈皮哪有那么简单?你这橘子皮,只能叫晒干的皮,跟地道陈皮还差得远!

橘子皮就是陈皮?不少人心里打个问号。

其实,两者差别还真不小。要想让橘子皮发挥养生作用,不只是晒干这么简单。

什么是陈皮?不是“干”那么简单

陈皮,指的是晒干并贮存多年后的橘皮,来源大多是茶枝柑大红袍柑,这种柑橘类药材入药讲究时间、品种、工艺。

《本草纲目》记载:陈者良,意指年份越老,药性越温和醇厚。新鲜橘皮,挥发油重,辛燥猛烈,用于日常容易刺激脾胃;而陈皮经过长时间陈化,这些刺激性成分自然挥发,留下的是温和、调气、理脾的核心药性。

真正能称作陈皮的,不光要晒干,还得至少存放3年以上,越老越香,有人称十年陈皮赛黄金

自家晒的橘皮有没有价值?当然有。但要像药用陈皮那样调气化痰、健脾理中,就差了几道火候。

陈皮这么好,为啥有人还不知道它的本事?

陈皮,在中医里是百搭之王。入脾、肺经,能理气、和胃、燥湿、化痰,是调养脾胃、理顺气机的重要一味。

日常生活中,有三种搭配用法值得一提:

1. 陈皮+红枣:补气健脾,暖胃驱寒

红枣性温味甘,补中益气,配上陈皮后,甜中带香,能调理脾胃,缓解饭后胀、晨起困倦。两者一起煮水喝,适合饭后或早晨饮用,不寒不燥,老少皆宜。

搭配建议:5片陈皮配5颗红枣,文火煮10分钟即可。

2. 陈皮+山楂:化积消食,清口去腻

过节吃多、嘴馋油腻,胃里闷堵,一杯陈皮山楂水正好调和。山楂性微温,善于消食化滞,搭配陈皮提气醒脾,是油腻克星

陈皮到底有啥“本事”?中医自用的3种泡水法,健脾补阳,学会受益一生

10克山楂配3-5克陈皮,加水煮沸,放凉饮用,适合饭后半小时。

3. 陈皮+生姜:调气散寒,止咳暖胃

咳嗽时痰多而稀、声音重浊,常是寒湿困肺。这时陈皮配生姜,可以温阳散寒、理肺化痰,用于风寒咳嗽初起,有一定缓解效果。

搭配建议:陈皮3片,生姜3片,煮水喝;换季时可以做日常茶饮。

不懂挑陈皮,吃了也白吃

一看颜色——年份越久的陈皮,表皮颜色越深,从亮橙到红棕,甚至接近黑褐。越黑不代表越好,但若表面鲜亮如新,年份肯定短。

二摸手感——老陈皮手感干而脆,轻轻一掰就断,断口处呈纤维状。而新皮虽然干,但韧性大,不易折断。

三闻气味——真正的陈皮,香气沉稳、内敛,有淡淡药香、陈香。如果一闻很冲,很像香精,那多半是人为喷香的假老陈

四看内部白瓤——老陈皮内壁的白瓤会变薄甚至脱落,新皮白瓤厚重、湿润,这是最直观的区分。

自家晒的橘子皮,能不能存成陈皮?

答案是:可以。

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几年后也能变宝。具体操作建议如下:

选品种:尽量选味厚、皮厚的本地柑橘品种,如广陈皮、九制陈皮。

剥皮方式:去肉留皮,用干净刀具划成三瓣或四瓣,易干燥也方便后期使用。

晾晒通风: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避免阳光直晒,防止油分蒸发过快。

密封储藏:干透后放入玻璃瓶密封保存,置于干燥处,每半年开盖通风一次。

存放满三年再用,那时你会发现香气温润、口感也柔和许多,用来泡茶、煮粥、煲汤都很出色。

注明:所有图片已经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同样并未影射任何事情,仅作科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