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乌镇
撰文/陈篁

15年后再次来到乌镇,我们下榻景区内的“通安客栈”。酒店由老宅改造而成,外表古色古香,里面却简约舒适,现代味十足。最令我们意外的是,酒店虽临近景区繁华热闹的西栅大街,房间里却听不到一点嘈杂的声音,竟是一个清静的小天地。放下行李,环顾不到三十平米的房间,发现一个书架上放了几本书,有小说和散文,也有介绍乌镇的小册子。其中一本旧书是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茅盾与故乡》,心想说不定封面还是曾长期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工作的我大伯陈世五设计的嘞。从架子上取下书来,第一眼基本断定封面设计与大伯无关。封面由蓝黑两种深暗色彩组成,黑色图案是两个桥孔下一条乌篷船正穿桥而过的照片局部,深蓝色背景笼罩着整个封面,使图案显得有些昏暗模糊,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幅抽象图案,这与我所了解的大伯设计风格相去甚远。翻开版权页,上面写着:封面设计陈世五,令我大感意外!《茅盾与故乡》出版于19918月,封面设计就应在1990年前后,算是大伯生命最后两三年设计的作品,大致与他为巴金《讲真话的书》设计封面的时间差不多。巴金那本书的封面我能看懂,《茅盾与故乡》的封面却让我费解。

陈篁‖重游乌镇

我拿着有些破旧的书到酒店大堂找到客房部经理,告诉她这本书的封面是我一个长辈设计的,能否卖给我留着纪念。经理接过书翻翻然后递给我:你拿去吧,不用给钱。回到房间,我开始读书的内容,但脑子里还是想着书的封面。于是拿起手机,把封面和版权页拍下来,发到朋友群。一朋友的回复“大胆用色,思乡心切,有Blues之风”,使我有所觉悟。我再仔细观察整个封面,蓝色背景和黑色图案形成类似照片底片的味道,幽深恍惚,简直就是梦中情景,暗示着感伤与怀旧的思乡之情,这不正是书中讲述茅盾对故乡乌镇的一往情深:“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相思……“茅盾语,见《茅盾与故乡》。看来大伯为这本书费了不少心思。

第二天一早,我就开始在乌镇的小街小巷和一座接一座的石桥上漫步,试图把茅盾的梦境转换成现实。眼前的乌镇开发为旅游景区始于上世纪末,15年前成为国家5A级景区,原住民早已迁出景区,所谓小镇似一副失去灵魂的躯壳,没有炊烟缭绕,鸡鸣犬吠,欸乃归舟;没有巷子里儿童嬉戏追逐;没有街上商贩的叫卖和沿街居民的言谈。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管理规范的酒店、民宿、餐馆和纪念品商店,还有穿着整齐别着胸牌训练有素的景区管理和服务人员,高举小彩旗的导游,穿着古装,浓妆艳抹的汉服爱好者,拿着相机手机匆匆而过的外地游客。茅盾魂牵梦绕的故乡怕是找不回来了!美丽的故乡化为美丽的景区不知道是现代化进步的成就,抑或是资本野蛮生长的产品。

乌镇归来,翻翻手机照片,夕阳和晨光中的乌镇依然美丽迷人,依然能勾起蓝色梦境般的回忆,于是画了几幅水彩画,重温水乡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