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似水若烟

从安溪村出来,便看见路上有一棵枝开如伞的古榕,亭亭如盖,很是唯美。先生说,来时在古榕的对面看到有一处老厝很美。我是首先看到古榕树,又看到苦楝树,已经有了停车暂拍摄的准备,果然下车一看,面前新刷的白墙非常耀眼,而一排房子前面同样都会有一个半月型的池塘,取纳气聚财之意。而为何是半圆而非全圆,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月满则亏”唯有半月,将圆待圆,期待不断进取,钱谷日渐丰盈‌。

峙溪村,座落于韩江东岸。属赤凤镇。明朝中期创村,居住魏、许、江、芦、李等姓。昔时韩江水涨,环村皆水,村似溪中之“屿”,因屿与“峙”潮语同音,故称峙溪。

我在房子前面的小公园拍摄,先生信步走至江堤,发现一处绝美风景,我们便一同前往峙溪村韩西码头。

堤上风光令人惊喜,旅行最快乐的地方,便是能发现美好所在,你本以为这一趟旅途就这样结束回家了,未曾想,只是为了路边的一处老房子,或者是村旁的苦楝树,甚至是潮汕常见的大榕树,停一停,走一走,看一看,咦,便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无限风光收眼底。

江水澄碧,泛着粼粼的细纹,对面青山掩盖着宁静的村庄,岸边小船停泊,一条细细的挡水坝长着春天的绿草,在宽阔的满面上添上摇曳生姿的一笔。在江堤上有一座宫庙,一只懒洋洋的颜色很特别的狗舒服地趴着,背景的红色恰似一顶帽子,非常有趣的画面。

在宫庙旁边居然有一棵茂盛的雪梅,之所以能一眼便看出雪梅,是因为它正开着花,有的花已经枯黄,有的花却正雪白,我对雪梅有一段年少的回忆,每当想起,都仿如在眼前。

三十多年前,雪梅是我们这里常见的绿化花圃的树,就是当你要围起来时,会用雪梅当半截围墙一样的功能,它们易活可修剪,一旦花开,洁白如雪。那时,我还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只见它细微碎小,又花开成穗,以花思名,以为是琼瑶书里的“蔷薇“。把它剪下来,然后自己插一瓶,一束让邻居小女孩送给我的好友姐姐,并付上纸条:”此花可是蔷薇?然后邻居小女孩又拿着纸条飞奔而来,打开一看“此花乃是雪梅”从此,好友,邻居小女孩与雪梅,就成了我看见花便会想起的生动画面。好友已经多年未见,当年的小女孩也早就为人妻为人母了。

我在江堤上看见一位老奶奶的背影,后背的手握着镰刀,颤颤巍巍地往前走去。可见,尽管年老,却身体力行,依旧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或者除草,或者收割,不着急,不怕迟,能做便做,累了就收拾回家。听说这个村子不到两千人,大概剩下老人居多,但也应该是个长寿宜居的古村落。

【潮州峙溪村】将盈半月塘,待月韩西渡

原本我是个只关注镜头前的风景,两耳不闻身在何处之人,如今为了方便下次寻觅,也开始关注此村何名,此地哪里,发现写着“峙溪村韩西码头”或者是“韩西码头峙溪村”码头建有一凉亭,沿着台阶下去,便直接可到江边。

张开双臂,仿如拥有一整条江那么宽阔,都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非智者仁者,却对水特别钟情。芸娘曾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芸娘生在古代,能如她那般与夫君携手春游的已是稀缺,怎敢“作远游计”。而如今这个时代,去哪都方便,却依旧有诸多羁绊,不是没闲,就是没钱;待有钱有闲,不是腿脚不便,便是身体需要量力而行。

如今历经人生波折,看透世事沧桑,不再作天高望远的宏大理想,只想过好当前的布衣桑麻,把一分可乐当作十分满足,把一日出游写成四篇文章,把一江春水当作万里河山,把此刻美好笼络袖底心间。

“此处,真是又一处绝佳喝茶所在。”先生也连连感叹,流水无声,江水清绿,此时江边无人,是我俩的天地。

庄子云:“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我本就是无能无为之人,对外物也并不执着,此一生所求,不过是一家人平安喜乐,相聚相惜,过平凡日子,守一家安康,若得闲时,携手出游,或不系小舟,或无目的随行,看一路皆风景,赏一日好心情。

就像此时,此地,此水,观看彼岸风光,领略古人胸怀,燃一炉炭,烹一壶泉,伴一溪流水,听耳畔清风,如岭上往来的闲云,水底优游的小鱼,时光是用来消磨的,而尘世中的那些烦扰都随那流水清风漂泊而去。

若不是刚刚喝过茶,真想就这样守着茶炉,待到日影西斜,黄昏烟霞,待月兔东升,繁星闪烁,体味一下孟浩然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们免去他的旅居愁绪,单单拎取那江清月近人。清净洒然,天然妙趣。

但终归是俗世中人,终须回归红尘琐事,好在这一日,归途不长,回家尚未黄昏。

东前溪村:500年古村与三千万新景,烟火与雅致并存

金舟渡口的美无法重来

【潮州安溪村】茶烟,炊烟与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