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似水若烟

既然来到了金舟,那就是属于归湖镇,先生问我,接下来还想去哪里?我们现在最紧要的一件事,便是找个景美人静的地方喝茶,我脑海里忽然闪过“安溪村”。先生已经忘记了这个名字,去年夏天是他刷到视频,被安溪村的一座古桥给征服了,然后我们便巴巴地赶来,到了村口,过了小桥,榕树下有几位老人家在闲谈,他拿了视频下去问路,老人家说:“就是这里,就是这座桥。”

先生哑然一笑,三岁小孩都知道按图索骥,他一个中年人难道还不懂得此桥与彼桥的区别?不愿告诉就算了,总不能指鹿为马吧?他依然礼貌的谢过人家,然后我们继续往前面走,最后也便顺利找到了视频里的古桥。我记得那古桥下有一石桌石椅,但我此次想要的地方倒不是那真正的古桥,而是先生问询碰了一鼻子灰的那座普通水泥桥。你想,那是村里老人都喜欢呆的地方,怎么能不是个好地方呢?至于我怎么知道,那是因为我们拜访了古桥后出村,我下车去这座水泥桥拍流水时,发现此处,凉风阵阵,树影斑驳,流水声声,绿树倒映,风景这边独好呢。

“你记忆真好,一下子便想起来,而且还知道属于归湖镇的,就在这附近。”先生由衷一夸:“我现在记性大不如前了。”

“也不是,是你现在只关心该关心的,这些芝麻绿豆的事,就不劳驾挂心头了呗。”我微微一笑:“主要是,归湖有山有水,夏天的溪美就足以让人回味,更何况去安溪村的路上,两旁的绿树特别美,是印象里饶平最美的在路上之一,我经常找不着北,但我烙印在我心里的图像却不容易忘记,见过的美景,经过的故事,还有我拍过写过的记忆,都会深深印在心里。”

“也是,你心思单纯,只管记录美好的事物,要不怎么说,不食人间烟火呢,所以烟儿这名字,确实很配。”说完,他自己哈哈大笑。

“人家这烟,是茶烟好吧。”我也笑着说:“我可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我是烹泉煮茶的清茶淡饭。”

这说话间,又来到这一条两旁树木如画的道路,他忽然说:“这路我忽然记起来,好像有一次我们要找个什么岛,就经过这里,只是通往那岛的路看着实在崎岖窄小,后来我们便放弃了。“

“你这样一说,我也想起来,好像叫什么月还是梅什么岛。“因为没有去成,名字也就忘了。

导航是安溪,但发现经过的村庄叫东溪,最近总是跟溪有缘,而许多名字也与溪有关,东前溪村,溪东,东溪,名字都差不多,若无文字记录,过些日子又要忘了。

过了东溪村的那座水泥桥,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此时正值中午,树下无人,而面前原来夏季充沛的溪水只剩浅浅的砂滩,但此时,鸟鸣声声,树影娑婆,四周寂寂,群山静立,真个是“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的一处户外喝茶好所在。

我们挑了最边的一石椅,中间的石椅锁住一台桌子,最边的又靠近路面,又因为今日阴天,所以待到太阳一出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完全曝露在阳光之下,因为日头西斜,阳光慢慢斜透过榕树铺洒下来。

一个忙碌着烧水冲茶,一个寻找着可摄角度,远远望见路边有一棵苦楝树,心想着,一会喝完茶,就去那里看看。但因后来有一个小插曲,把这棵树给忘了,好在,一路上的苦楝树还真不少,这个季节它花开如紫雾,虽然花渺小平凡,但一簇簇的挂在枝头,我依然觉得很美。我们这里有句俗话,我不知怎么翻译,但大概意思是“苦楝花开人便昏昏欲睡“的意思。大概就是我们俗称的”春困“时节。

【潮州安溪村】茶烟,炊烟与烟火人间

这春日的午后,潺潺溪流如轻轻乐曲,这山间的苦楝,水边的野菊,安逸得仿如已经入睡。就像一个长途跋涉的人寻得一方石块,以天为席,枕溪而眠;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人,望见茅屋里的那一缕炊烟,人间烟火,温暖妥贴。

人生有太多的意外,无常是常态,卑微如你我,无法阻止,唯有接受,在不能预测明天的时候,不如顺其自然,于春日午后,或者夏日傍晚,于小村庄,或者田园里,冲一泡茶,听一阵风,晴时爱晴,雨时听雨。

这时,村子里走来一对年轻人,男孩戴着眼镜阳光帅气,女孩虽然长相略逊,但看着清秀温婉,他们走到浅溪边,男孩手里我原来不知道那是什么,以为是直播工具啥的,待他走到水边,一甩,我才知道是钓鱼竿。大概水太浅,看不见鱼,他们又走上来,先生好心提醒:“后生仔,去离这里十多公里的金舟渡口那里,鱼很多。”

“听不懂,麻烦说普通话。”女孩笑着说。

我们才知道原来不是当地人,我们又重复了一遍,他们道谢离开。

正当茶喝至半酣时,又有一个看似乡里联防的人,骑着摩托车,带个小喇叭,黑着脸,闷声严肃地问:“这辆车是你们的吗?“

我们抬头一看,是一辆面包车,我们摇头说不是。

“那前面这辆呢?“对方表情更加严肃,语气更加威严。

“这辆是。“我们赶紧点头。

“开走,到后面停去。“他气势十足的下达命令,我们赶紧服从指挥,把车子挪到他指定的地方。我端坐在石椅前面,心里盘算着,要不要笑脸相迎,要不要温言搭讪?我想想试试,我能不能把一个充满敌意的人给化解了?毕竟人家也是职责所在,他行使他权力范围内的维持道路交通并没有错,但终究我并不擅长与人交流,我还没有任何行动时,他把那个在宣传预防山火的喇叭扔在桌上,便骑车离开了。

这时,刚才的氛围完全被破坏,我们原来平静悠闲的心境如一阵风一场雨的骤然到来而泛起了丝丝波澜。我听着喇叭里说是要预防山火,特别是清明这些传统节日,抬眼看前面半山上柴火升起的炊烟,刚才还觉得那是充满温暖的人间烟火,如今与喇叭里的宣传却有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格格不入。

虽然我们又重新回到二人世界,只是多了喇叭的声音伴奏,便觉得索然无味。收拾完毕,准备回去时,遇见一个老人家,充满羡慕地说:“户外喝茶,悠闲自在,这才是真正的享受生活啊。”我们相对,哈哈一笑,这一声招呼,一声对话,弥补了刚才的突兀,让人的心情瞬间又明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