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里,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只能仓皇逃跑。作为通缉犯,他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所救。陈宫敬曹操是一条有理想有抱负的汉子,干脆挂职与曹操一起逃亡,想要追随曹操成就一番事业。他们来到成皋,投宿在吕伯奢家。
吕伯奢姓吕名伯奢,成皋人,与曹操父亲曹嵩是结义弟兄。见到曹操后,吕伯奢非常热情,亲自去西村打酒;曹操和陈宫休息时,听到庄后有磨刀声,又偷听到庄中人相语“缚而杀之”,怀疑吕家想谋害自己献给官府领取赏银,于是曹操与陈宫没有多想就拔剑杀死吕家八口,结果发现是一场惊天误会,吕家原本是打算杀猪款待他们。
事已至此,两人只得连忙上马逃走。途中遇到乐呵呵打酒回来的吕伯奢,吕伯奢惊问他们为何如此着急出走,曹操笑对吕伯奢说:“吕公,你看背后来者何人?”趁吕伯奢转身之际,曹操一剑刺死吕伯奢。陈宫大惊,认为他们已经酿成大错,不该又故意杀掉吕伯奢,曹操于是说出那句被后世诟病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听后,更觉得曹操这人奸诈残忍,不是同一类人,便与他分道扬镳,曹操有点懵逼,但也没过多解释和挽留,彼此都是人精。
无独有偶。刘备的军队在小沛被吕布麾下部将高顺击败,刘备逃难,路遇孙乾,二人寻路想去许都投奔曹操。一日,来到猎户刘安家中投宿。刘安听说是豫州牧刘备到来,想寻找野味供刘备食用,但却无法找到。刘安便杀死妻子烹煮给刘备食用。刘备问:这是什么肉?刘安说:是狼肉。刘备便饱食一顿。事后,刘备出恭经过后厨,发现那里还吊着人腿,刘备知道真相后,不胜伤感,洒泪上马,后来刘备把这件事告知曹操。曹操让孙乾以黄金百两赐给刘安。
整部三国尔虞我诈,打打杀杀,尸山血海,然而最让我惊悚的还是刘安杀妻款待刘备。当一个人以仁义著称,名声在外,以致被人广为敬重到不惜杀妻子款待,方能体现自己待客之殷勤时,这样个人崇拜的仁义太让人恐怖了。刘安能够心安理得地将妻子当成野味“狼肉”杀后分尸烹煮来款待刘备,他对刘备的敬重是一种多么愚昧多么可怕的信仰?
相比于曹操杀吕伯奢全家,特别是故意杀掉吕伯奢,我觉得刘备的仁德比曹操的残忍更让人惊悚。

其实,陈宫与曹操分道扬镳,并不是因为曹操奸诈狠辣,笔者认为是陈宫从曹操杀吕伯奢不眨眼中看出曹操是一个极有谋略手段和主见的人,陈宫留在曹操身边,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陈宫后来之所以一直辅佐吕布,只是因为吕布比较听他的谋略。
其实在杀吕伯奢一家上,陈宫和曹操是共犯,他的罪责并不比曹操轻,是陈宫先听到吕伯奢家人磨刀和说话的动静后叫醒曹操的,两人一起毫不犹豫地杀了吕伯奢的家人。至于曹操在路上碰见吕伯奢,又毫不犹豫地杀掉他,笔者认为这是曹操不得已而为之。试想,倘若曹操不杀吕伯奢,吕伯奢回家后看到家人都死了,他还能安好地活下去吗?曹操根本没法与吕伯奢解释清楚这一切,与其如此,长痛不如短痛,不如斩草除根。相比于突然横死在曹操的剑下,留下吕伯奢一个人充满对曹操的仇恨独活在世上,无论是对于曹操还是吕伯奢,都是一种心理煎熬。吕伯奢死了,反倒一了百了。
至于曹操说出那句“遗臭万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处在当时的语境下,又何尝不是曹操的一种自嘲,已经铸成大错了,还能怎样呢?难道说他该当着陈宫的面向吕伯奢的尸体忏悔?明明是陈宫和曹操协同杀了吕伯奢一家,陈宫却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借着曹操故意路杀吕伯奢,把一切罪责甩锅给曹操。陈宫的心机,可见一斑。
当然,罗贯中笔下的曹操肯定不是好人。当刘备告诉他猎户刘安杀妻款待后,曹操居然重赏刘安。似乎足以证明,曹操对刘安的做法是认同的。又或者,曹操也想像刘备一样,收买天下人心。
不管怎样,刘备的仁德之名让刘安杀妻款待,这件事实在太让人惊悚了。当一个人享誉盛名,仁德到让一个萍水相逢的普通人不惜为他杀妻时,这种反人性的仁德是否该被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