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了无益
悔当初相见
1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
唐·韦庄《浣溪沙》
【释义】:每个夜晚,我都处在深深的思念之中,一直到夜深人静,漏断更残,凝望着那一轮令人伤心的明月,久久地依凭栏杆。
【赏析】:韦庄早年科举不顺,中年逢黄巢之乱,“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惨象成其毕生阴影。
这创伤让他词作里的相思有双重性,表层是男女情思,如“夜夜相思”,深层是“更漏残”式的时代焦虑。
韦庄的相思词似李煜词前奏,将个人悲欢与家国兴亡悄然叠印,正如王国维评“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
“凭阑干”这一经典意象在韦庄词中多次出现。
其《菩萨蛮》“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冶游之景,暗示他与歌妓的特殊情缘。
韦庄有一宠姬被蜀主王建夺走的传闻或不可信,但其《悼亡姬》中“若无少女花应老,为有姮娥月易沉”的凄切,与“伤心明月”形成互文。
他月下思念之人,应是生命中如“姮娥”般永远缺席的存在。
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的空阶滴到明,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至死方休,都在韦庄笔下转化为”夜夜”的永恒轮回。
这种时间焦虑于下片“想君思我锦衾寒”的悬想对写中达至顶点,其“从对面写来”之法,让怀人之情更显深切。
当所有具象的思念被战火吞噬,明月成为最后的抒情载体。
李白”明月不归沉碧海”的悲慨,在韦庄这里化作”伤心明月”的静默凝视。
韦庄最终在明月的永恒照耀下,完成了对乱世创伤的诗意救赎。
2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唐·李白《秋风词》
【释义】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赏析】被赐金放还后,李白表面仍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傲,可《秋风词》中“落叶聚还散”的意象,已暴露其精神世界的裂痕。
李白的放逐感是存在层面而非地理意义上的。
他这种超越具体对象的相思,就像他在《春日醉起言志》中“处世若大梦”的追问,秋风相思是谪仙人对尘世牵绊的甜蜜叹息。
王维“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透着禅意,在李白笔下化作与历史长河的对话。
秋风中,他能感知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的怅惘,听见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的沉吟。
“知我相思苦”的明月,是李白与宇宙自然的对话,也是44岁的他与24岁写《长相思》时的自己对视,昔日“横波目”如今已成“流泪泉” 。
“长相思”与“短相思”以悖论式并置,构建出精妙抒情结构。
“长”似欧几里得几何的线性延伸,“短”暗合量子物理测不准原理,古典与现代奇妙共振。
这个曾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诗人,在秋风中展露出惊人脆弱。
不过其脆弱有着盛唐壮阔底色,“早知如此绊人心”的顿悟,与王勃“海内存知己”的豁达奇妙呼应。
叶嘉莹称李白诗“像飞龙在天,总带着不可羁绊的气势”,即便相思至深,“何如当初莫相识”的诘问也如黄河之水,挟天地元气奔涌而来。
李白的相思早已超越了具体人物与事件,当我们默念”长相思兮长相忆”,或许会突然理解,那个举杯邀明月的狂士,其实早已在秋风里写下了所有孤独者的星空密码。
3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宋·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释义】:若问这相思何时是尽头,除非是在相见之时。
【赏析】:晏几道出身富贵,为北宋宰相晏殊幼子,却一生仕途坎坷,家道中落。其词多写爱情、相思,情感真挚深沉。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直白而有力地表达出相思的无解。
对于晏几道来说,这种相思或许源于他对过往恋人的深切怀念。
晏几道词中常出现莲、鸿、苹、云等女子,她们多是晏几道年轻时在富贵生活中相识的歌女舞姬,在晏几道落魄后离散。
这首词中所思念之人,很可能就是这些女子中的一位,他们曾有过美好的过往,是恋人,也是灵魂的知己,在晏几道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相思为何难以了却?正如王国维所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晏几道一生的经历,让他的情感更加细腻而执着。
他怀念的不仅是那个人,更是曾经的美好时光,那是他生命中温暖而珍贵的记忆。
在现实的孤寂与落魄中,这份相思愈发浓烈。
“除非相见时”,点明了相思的唯一解药。
这简单的五个字,蕴含着无尽的期待与无奈。
期待着与思念之人重逢,无奈于现实中相见的渺茫。

这种相思,不是短暂的情愫,而是深入骨髓、难以排遣的执念。
4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宋·晏几道《生查子》
【释义】:可惜我两鬓秀美的青丝,只因为日日盼望、夜夜相思而渐渐变白了。
【赏析】:那年汴京的春夜,沈家宅院的海棠开得正疯。
晏几道醉眼朦胧间,看见小蘋抱着琵琶从花影里转出来。
她穿着绣双重心字的绿罗裙,指尖拨错了一个音,却比原曲更教人心颤。
黄庭坚后来笑他“痴气”,哪知这一眼便似月光烙在心头,剜不净,擦不掉。
沈家散了,陈府败了,小蘋随流云散去。
只剩樊楼残烛记得:那个总把金箔押在酒盏边的贵公子,开始对着铜镜数白发。
原来相思真能催人老——昨日还青丝如墨,今朝竟为着某个消散在元祐年间的琵琶声,生生熬出星星白。
他写了上百阕词,把记忆里的绿罗裙染成纸上墨痕。
有人问:“这般相思,究竟值不值?”他却指着《临江仙》里那句“当时明月在”——“你看那轮月亮,既照着今宵卖花声,也照着五年前的琵琶弦。”
叶嘉莹说得妙,晏几道最会“把片刻凝成永恒”,小蘋早不单是歌女,倒成了时光长河里的不灭星光。
千年后的我们翻开宋词,仍能看见铜镜前那个公子哥儿:拔下一根白发,轻轻系在褪色的心字罗衣上。
这哪是寻常儿女情?分明是给所有留不住的美好写情书。
就像张爱玲说的:“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那镜中白发,原是最深情的答案。
5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唐·白居易《长相思》
【释义】: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
【赏析】:白居易年轻时与邻家女湘灵相恋,二人情投意合,却因门第观念等原因未能结为连理。
这段无疾而终的爱情,成为白居易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
他们之间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有着纯真而深厚的感情,却被现实的无奈所阻隔。
十年后的秋夜,白居易独坐江边。
渔火在墨色江面碎成星子,像极了她当年发间的银簪。
他仰头饮尽杯中物,突然懂了李商隐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原来思念真会生根,长成喉间咽不下的刺,非得等归人亲手来拔。
“都说江水无情,偏它最知人心。”醉眼朦胧间,他看见浪花里浮沉着半生心事:初遇时她采莲的竹篙,离别前偷藏的胭脂盒,还有这些年寄不出的三百封信。
王国维说得妙:“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滔滔江水昼夜不歇,替他诉说着比《长恨歌》更绵长的遗憾。
直到某日江上飘来故乡船,白发诗人攥着褪色的帕子奔到渡口。
风里却再没有莲香盈盈的身影,只有船夫说:“那位娘子等成望夫石啦!”原来“恨到归时方始休”的“休”字,不是停止,是心字成灰的休止符。
从此他的诗里,长安牡丹总带着江南烟雨的潮湿。
6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唐·李治《相思怨》
【释义】:海水的广袤尚有边际,相思则是无边无际。
【赏析】:李冶自幼才思敏捷,擅长诗文,却因女子身份,命运多舛。身处道观,却无法真正隔绝尘世的情感羁绊。
李冶与朱放相识时,正值青春年少,才情相惜,二人陷入了一段真挚的恋情。
然而,朱放后来因种种原因离开,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却在李冶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之间是才子佳人式的相恋,有着灵魂的共鸣。
李冶以“海水尚有涯”起笔,海水广阔无垠,在常人眼中已是无边无际,但在她看来,即便如此广阔的海水,也有边际。
而自己的相思之情,却“渺无畔”,没有尽头,没有边界。
这种夸张的对比,将相思的浓烈与深沉推向了极致。
就如李清照所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冶的相思也是如此,时刻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在那个女子身不由己的时代,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即便这段感情最终未能圆满,她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
“相思渺无畔”,体现了她在爱情中的投入与专注,她的情感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旦涌起,便无法抑制。
同时,这两句诗也反映出李冶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她身处道观,本应远离尘世的纷扰,但爱情的力量却让她难以自拔。
她的相思,没有回应,没有尽头,如同在黑暗中独自前行,看不到希望。这种孤独与无奈,让她的相思更加刻骨铭心。
若是喜欢,点个在看或点赞,再走吧
#artContent img{max-width:656px;}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