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四月中,才了蚕桑又插田》一文推送之后,很快就有热心的朋友提出了意见,认为文中引用的这首诗应该是南宋翁卷写的,而不是范成大的诗。诗的题目也有误,应是“乡村四月”,而非“村居即景”。这首诗,入选了小学语文教材,且是小学生必背诵的篇目。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我最早读到这首诗,是近二十年前的暑假,读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64-365页)。诗题为“乡村四月”,作者为翁卷。钱先生只选录了他的两首诗,另一首是《野望》。对诗作者的介绍极简,甚至都没说到他在南宋诗坛上的地位。但当时读罢,还是在书中夹了张小纸条作为书签,只是没写些什么。
疫情期间,在南京,宅着闲着,网购了一套三卷本的《范成大集》(辛更儒点校,中华书局2020年7月),是只有点校没有注释的版本。倒也好,可以不受限不被束缚地通畅地读。上卷即将读完的时候,读到了这首诗。题目为“村居即景”。那次的阅读,我将一些自己觉得值得留存的诗逐字录入了电脑。那年夏天,在写到“小满”节气的时候就想用的。因为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没带在身边,无法对照,便作罢。
就在那次的通读即将结束的时候,听说我的大学老师吴企明先生校笺的范成大诗集出版了。却一直没能买到。直到前年底,才终于购得了老师的书。
《范成大集校笺》(吴企明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12月)
同是这首诗,有两个不同的诗题,分属不同的作者。(其实,《宋诗纪事》引《西溪丛语》,说此诗系谢完璧作。我没能查到谢的资料。)钱钟书先生学问大的。他的《宋诗选注》选这首诗,且将作者定为“翁卷”,不知依据是什么。是《千家诗》?
今年,我在写“小满”之前,还特意利用某付费的电子数据平台细细查找了翁卷,没能找到他的书。另一家平台有他的一本书,却没查到这首诗。倒是系于范成大的有当今两家以古籍整理出版为主的“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的两种不同版本的《范成大集》,都收有此诗。
这次,为写“小满”,我查阅资料,费时更多的倒是认为是欧阳修的这首题为“小满”的五言绝句。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若干年前,我也曾借用过这首诗的后两句为题写“小满”。今年立夏之后,我花了不少时间,查阅了多个版本的欧阳修集子,都没能找到这首诗。尽管,我是喜欢这首诗的,既然查不到出处,就没用在文章里。
退休五年,我也给自己定了阅读的规划和方案。读古典文学,重点读诗歌。与专家学者的阅读研究不同,我是“有的放矢”地读。“的”有二:一是植物;二是古代的文化风俗。方法和路径是努力通读某个作者的全集。
几年坚持下来,倒也很开心,自己觉得有收获。足矣!
去年开始,二十四节气的推介文章也开始了一个新的系列,连标题都是统一的格式,您注意了吗?写得不轻松,但开心!
相关文章:
小满,四月中,才了蚕桑又插田
立夏,四月节,樱桃红时蔷薇香
谷雨,三月中,应有风雨送春归
清明,三月节,日暖山绿及暮春
春分,二月中,千花百卉争明媚
惊蛰,二月节,春雷微雨众卉新
雨水,正月中,寒去雁归春花开
立春,正月节,春回大地万象新
大寒,十二月中,早梅已报先春信
小寒,十二月节,廿四番花信风自此始
小满:动三车,麦秋至
图文|细说冬瓜生长的那些事
梅子黄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