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如图1,当黑1小尖、白2脱先时,黑棋如果要继续在右下角行棋的话,黑3夹击的手法是较多的选择之一。
这次我们就来讨论这种下法成为主流的原因。
以前,图2中黑1飞罩才是更常见的走法,但近年来几乎都看不到了。
图2
黑棋下图2中黑1飞罩的意图是:如果白棋愿意2位跳的话,则黑3拆边构筑下方阵地。
但接下来从白4到12为止,黑棋实空偏于下面一边,而白棋整好形后,发展潜力也并不差。
虽不能说黑棋不好,但因为近年来重视实利的倾向变强,职业棋手们都尽量避免下大模样的棋来一决胜负了。
不过业余棋友们如果喜欢走大模样的棋,那就不用在意这些,大大方方地采用黑1飞挂、3扩张就好。
此外,白棋也有弃子的选择:
图3
白1假意大跳,让黑2分断,之后脱先抢占大场即可。
如果黑4继续攻过来,白5冲、7扳是机敏的手段,完美利用了最初大跳的白1一子。
之后白9虎是做眼要点,这样当黑12补断时,白13简单尖在三三,已然活棋。
这样黑棋角部的子力略有迟缓之嫌,而白棋通过白1的设伏,巧妙地占据了大场,防止黑棋下方形成模样,同时又夺走了黑棋角地,不免有老叟戏顽童的感觉。黑棋断然不甘被白棋掌控节奏。
图4

基于以上理由,黑棋飞压渐渐淡出主流舞台,而改以图1的黑3夹击。
对此,白棋如果要立马动出一子的话——大致也就是白1靠、3长的手段了,之后可以预想为黑4到白11的进行,接下来黑棋可以看轻黑△一子,形成黑12、14弃子补强角部的变化。
这样的话,由于黑△还有A位尖联络的大官子,白棋在实地上的收获很有限,但是也不好立刻再补一手。
而右下与右上都是黑棋先得实利的状态,明显黑棋占得先机。
因此白棋通常不会马上在右下行动,而是…
图5
白1抢占其他大场,这里如果黑棋还是照以往的下法黑2飞罩的话,看起来好像是很坚实,但黑△的位置却不上不下,还不如下在A位更好。这样黑棋稍有不满。
此外,虽然不见得马上会下,但白棋如果照图6继续在角部定型的话…
图6
白1开始生根,到白11做活为止,黑△太过靠近自己的厚势,局部棋形就变成凝型了,这还是略有不满的感觉。
因此,图5的黑2飞挂被认为是坚实但不满的一手棋,取代方案则是AI提出来的(如下)。
图9
白棋1、3在上边下完之后改于白5打入右边,黑6、8攻击黑棋时,还是黑△比A位要好,此其二故。
毕竟这样下对于白5、7整体的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甚至黑棋还有三故,就是后来黑棋有机会补到B位吃角的话,黑△还是比A位吃的大。这一点也令黑棋满意。
以上就是列举了图1中黑3这么下的理由,但追根究底,恐怕还是图7的黑1这步AI重提的秘招,才是让人这样下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