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雨水越来越多。特别是小满过后,天天下雨,到处都是湿漉漉、雾蒙蒙的。
很多人都感觉身体像被胶水粘住了,浑身不舒服!
你有没有这些烦恼?白天总是困得不行,早上根本起不来床;下班回家后,脑袋又沉又胀,胳膊腿像绑了沙袋,累得要命。
照镜子一看,眼皮肿肿的,脸色发黄发暗。刚洗的头发,出门挤个公交就油得能炒菜,一梳头还大把大把掉头发。
再仔细看看,刷牙时总想吐,舌头又白又厚,边上还有牙齿印,一张口就是口臭。
上厕所也不省心,大便黏在马桶上,冲好几遍都冲不干净。这些全都是体内湿气太重惹的祸!
中医都说它是“万恶之邪”。要是任由它在身体里待着,不仅会伤害脾胃,还会引发各种毛病。
很多常见的病,像风湿关节痛、湿疹、头痛头晕、失眠、拉肚子,甚至妇科病,都和湿气有关。
俗话说十个人里九个湿气重,特别是女性,湿气重了容易手脚冰凉、痛经,拖久了还可能引发妇科问题。
湿气自测表☟如果符合1-2条,说明你体内的湿气已经非常顽固了。
别着急!老祖宗早就给我们准备了好东西——艾草。在“药圣”李时珍的老家湖北蕲春,艾草家家户户都有。
当地流传一句话:“家里存着三年的艾草,连医生都不用请。”可见大家多信赖艾草。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艾草性温,对脾胃特别好。古书上说它能“进入气血,赶走寒湿”,简直就是为湿气重、脾胃虚寒的人准备的“健康神器”。
艾草为什么这么厉害?因为它被称为“纯阳之草”,就像身体里的小太阳,能把阳气调动起来,把藏在身体里的寒湿之气统统赶出去。

以下把几个去湿的食谱以及它的作用分享给家人们。
一、 艾草薏仁粥
– 食材:艾草15克、薏仁5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 做法:先将薏仁提前用清水浸泡3-4小时,大米淘洗干净;艾草洗净后切碎,与泡好的薏仁、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至薏仁、大米熟透,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调味。
– 作用:薏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与艾草搭配,能增强祛湿能力,帮助改善因湿气重引起的水肿、身体困重、食欲不振等问题,还可起到健脾益胃的作用 。
二、艾草赤小豆汤
– 食材:艾草20克、赤小豆50克、阿胶枣5颗、红糖适量。
– 做法:赤小豆洗净浸泡一段时间;艾草洗净备用,阿胶枣;将赤小豆、红枣放入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赤小豆快熟,放入艾草继续煮15-20分钟,关火后加入红糖搅拌均匀。
– 作用: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红枣养血补气,三者搭配煮成汤,既能有效祛湿,又能调和气血,适合湿气重且气血不足的人群,可缓解因湿气导致的身体浮肿、面色不佳等症状。
三、艾草冬瓜汤
– 食材:艾草15克、冬瓜300克、生姜3片、盐适量。
– 做法:冬瓜去皮、去瓤后切成小块;艾草洗净;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生姜片烧开,加入冬瓜块煮至半熟,再放入艾草继续煮至冬瓜熟透,最后加盐调味。
– 作用:冬瓜是常见的利水祛湿食材,能清热利水、消肿。与艾草搭配煮汤,可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水分,减轻湿气引起的水肿现象,还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适合夏季食用。
四、艾草茯苓粥
– 食材:艾草15克、茯苓30克、糯米100克、枸杞少许、冰糖适量。
– 做法:茯苓洗净后捣碎,用纱布包好;艾草洗净切碎;糯米淘洗干净,与茯苓包、艾草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至糯米熟烂,取出茯苓包,放入枸杞和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 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与艾草、糯米搭配熬粥,不仅能祛湿,还能起到健脾养心的作用,对湿气重伴有睡眠不佳、心神不宁的人群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