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体操作如下:
一、需准备的制作材料:一台pad、Goodnotes、已完成的读书笔记、图片素材、纸张素材等。
二、制作步骤
1、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用的软件
市面上看到的大部分图文制作软件基本上都能很好地完成这种笔记制作,主要看个人的创作习惯,创作核心是一致的。(本期以goodnotes为例)
2、选择背景
背景的选择影响整个图片的基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在界面中新增笔记本或图像,可以选择自己封面和纸张背景。也可以选择自己拍摄或者喜欢的图像导入作为整体笔记本的背景。(我常用的背景是一张有点褶皱的白纸。这里也鼓励大家多多尝试不同的背景基调,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3、导入图片和文字
选择好了背景之后,就可以随心创作了,根据自己的文字记录和图片记录导入到背景布上即可,文字部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也可以自己手写上去,看个人的偏好。(我大部分时候选择的是手写体,效率会高一些,有时候也会自己慢慢写。)
4、调整排版和美化
基本完成之后可以看看整体效果,做最后的排版和美化调整,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一些小插画等。
.
创作流程:
1、可以边阅读边撰写笔记,同步到图文当中。
2、完整阅读后进行系统性笔记记录,我一般是完整阅读或者观影后进行系统性梳理,再将心中所感可视化为图文笔记。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二次思考与创作的过程。
(没有好坏之分,看个人的习惯和偏好)
.
写在最后:阅读笔记和一些深度思考的笔记的撰写,重点并不在于要去为了完成多么精美的笔记形式,而是积极地去建立自己阅读和思考的体系,形成从输入到输出的完整闭环。在这一过程当中,深度阅读和认真思考是输入的部分,而完成读书笔记和思考笔记,我们进行输出和表达部分。因此,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去阅读去思考去形成自我的认知体系,从而建立起更稳定的内核和世界观。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当中,及时记录是对自我思考真实存在的一种见证。在我的体系中,我的阅读笔记和思考笔记,实际上是我的大脑的一种延伸,在完成这些笔记内容的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读书 #读书成长 #电子笔记模板 #笔记分享 #笔记 #阅读书单 #创作者必备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