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总结编写委员会于一九五六年做为内部文件印制的《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总结(草稿) 三、(上) 集团军、军、步兵师战例选辑》的部分书影。

       这部分书影的内容包括: 第68 军金城西南地区进攻战斗战绩统计表、第68军金城西南地区进攻战斗敌我双方伤亡统计对比表、第68军金城西南地区进攻战斗弹药消耗统计比率表、第68军金城西南地区进攻战斗兵器损耗统计比率表。

       我在《宝贵的战场资料 (上)》一文中介绍了第68 军金城西南地区进攻战斗战绩统计表、第68军金城西南地区进攻战斗敌我双方伤亡统计对比表的内容,并谈了自己的感受。

       今天,介绍第68军金城西南地区进攻战斗弹药消耗统计比率表、第68军金城西南地区进攻战斗兵器损耗统计比率表,并且接着谈自己的感受。

       先看炮弹的消耗情况:

       项目          消耗量      所占%

132火箭炮弹     1829       1.77%

155公厘榴弹炮弹 1422    1.38%

122公厘榴弹炮弹  7501    7.27%

105公厘榴弹炮弹  9911    9.62%

76.2公厘野炮弹   22995  22.29%

75公厘野炮弹       5154      4.9%

75公厘山炮弹       7849     9.55%

75公厘步兵炮弹   4533     4.39%

120公厘迫击炮弹   261     0.24%

82公厘迫击炮弹    32163  31.17%

60公厘迫击炮弹     7860     7.51%

       合计:          103168    100%

      此表中名列第一的,是著名的“卡秋莎”火箭炮。它发射的1829 发火箭弹,在总体消耗103168发炮弹中,虽然只占了1.77%,但意义重大:

        一是“卡秋莎”炮弹威力巨大,堪称当时的“大杀器”; 二是“卡秋莎”火箭弹必须进口,价格昂贵。

       有关资料介绍,1951年“卡秋莎”初到朝鲜战场时,彭德怀司令员命令: “你们火箭炮配备到哪个部队,在什么地方作战都要经过我的批准,一发炮弹六两黄金,金贵得很,保护好,用好。”

       一发六两黄金! 1829发火箭炮弹的价格就是10974两黄金。这真是原始意义上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

     再看防坦克炮弹的消耗情况:

      项目          消耗量     所占%

T-34坦克炮弹    820        25.03%

75公厘无后座    274         8.36%

       力炮弹

57公厘无后座    1409      45.75%

       力炮弹   

90公厘火箭筒弹  773       23.6%

         合计:       3276      100%

       在上述反坦克炮弹中,消耗量最大的是“57公厘无后座力炮弹”。此炮弹是何方神圣? 它是我国四川兵工厂仿制美国M18无后坐力炮,从1952 年开始生产、在1953年的金城反击战中大显神威的“52式57毫米无座力炮弹”。68军在金城反击战中缴获的28 辆坦克,大概率是被此种火炮击伤后落入志愿军之手。

       事实上,68军所属部队从朝鲜归国后仍继续使用该炮至上世纪六十年代。

     接着看高射炮弹的消耗情况:

    项目            消耗量     所占%

85公厘高射      1232        7.66%

      炮弹  

37公厘高射     14844      92.31%

      炮弹                        (原文如此)

宝贵的战场资料(下)

      合计:       16076       100%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参与作战的独立高射炮营总共有53个,主要装备苏制高射炮,包括85毫米高射炮、37毫米高射炮和12.7毫米高射机枪,其中主力是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这种牵引式高射炮对付低空目标特别有效,在志愿军中有“三七炮万岁”的美称。

      68军金城西南地区进攻战斗中击落飞机31架、击伤51架的战绩,当主要归功于37高炮!

     接着看枪弹的消耗情况:

     项目          消耗量      所占%

自动步枪弹    1155291   67.75

  7.62公厘      

  步机枪弹      313023     18.36

  12.7公厘       

高射机关枪弹  13640        0.8

7.9公厘轻重    

  机关枪弹       223195     13.09

      合计:      1705149     100 

      上述数字中,自动步枪弹(波波沙或五〇式自动枪弹)所占比例达到了67.75%。此数字表明,68军在金城反击战使用的步兵武器中,波波沙或五〇式自动枪比例是相当高的。

        再看其它弹药消耗

      项目          消耗量      所占%

     手榴弹        33426

加重手榴弹      2168 

     爆破筒         874

防坦克手榴弹   1101

  炸药  公斤      3584

       上述数据表明,手榴弹𣎴论在进攻还是防御战斗中,始终是步兵手中的利器。

      第68军金城西南地区进攻战斗   

            兵器损耗统计比率概述

      参战火炮共9种、551 门。损耗90 门,损耗率 18.1%。损耗率最高的是75公厘山、野炮: 参战15 门,损耗10门,损耗率为66.1%;损耗率最低的是82公厘迫击炮:参战 158门,损耗4门,损耗率为 2.5%

       由于不了解上述火炮的具体使用情况,故不予置评。

       参战反坦克兵器 4种、265 门(辆),损耗45 门(辆),损耗率为 17.2%。损耗率最高的是90公厘火箭筒: 参战150具,损耗33具,损耗率为22%;损耗率最低的是75公厘无后座力炮:参战32门,损耗1门损耗率为 3.1% 。

       由于90公厘火箭筒是步兵连队配置的反坦克(碉堡)武器,其损耗率高是必然的。而耗弹量最大的57 公厘无后座力炮的损耗率居于第二位原因,大约是有效射程高于90公厘火箭筒的缘故。

       参战高射火炮共2种、44 门。损耗3门,损耗率为6.8 %  损耗率最高的是85公厘高射炮: 参战7门,损耗1门,损耗率为14.2%;损耗率最低的是37公厘高射炮:参战37门,损耗2门,损耗率为5% 。37 公厘高射炮因隐蔽性好和机动性强的缘故,损耗低于85公厘高射炮是正常的。

       参战枪支共6种、14967支。损耗1002支,损耗率为 6.6% 。

      损耗率最高的是 7.62公厘重机关枪:参战145 挺,损耗22挺,损耗费为15.1%;其次是 7.62公厘轻机关枪:参战790挺,损耗95挺,损耗费为 12%; 再次是7.62公厘自动枪: 参战 5558支,损耗635支,损耗率为11.4%……损耗损耗率最低的是51手枪:参战2868支,损耗48支,损耗率为 1.6% 。

       由此可见,在金城反击战中,做为一线火力支撑的轻、重机枪始终是敌人打击的主要目标;而大量装备的自动枪也成为一线部队损耗的主要兵器。至于手枪损耗率最低则是正常现象,干部的数量原本就大大少于战士嘛。

       当然,有一个问题必须指出:

      消耗子弹223195发、所占比例13.09% 的7.9公厘轻、重机关枪不知为何未列入枪支损耗表内,莫非是遗漏了?

       弹药投放量与毙伤敌人之比

       在金城反击战中,68军共投放

炮弹103168发,反坦克炮弹3276发,高射炮弹16076发,各类炮弹合计122520发。 投放子弹数量为1905149发。总计投放炮弹、枪弹2027669发,毙伤敌军9972人。

     弹药投放量与毙伤敌军人数之比为203:1。

       我看过不少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料,第一次见到这个比例。总的感觉是: 值了!

       希望以后能够再看到《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总结(草稿) 三、(上) 集团军、军、步兵师战例选辑》这类宝贵的战争史料。

                 202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