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1895年生,1953病故。原名寿康,后改为悲鸿。江苏宜兴亭桥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

徐悲鸿出生在江苏宜兴计亭桥的一户普通人家,父亲徐达章是当地小有名气画师,耕作之余,在镇上靠鬻字卖画贴补家用。小时候的悲鸿耳濡目染,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读诗书,后随父作画。徐悲鸿一直在其父“严督”指导下习画。9岁时,“先君乃命午饭后日摹吴友如界画人物一幅,渐习设色。”直到19岁时父亲病故去世。

徐悲鸿作品《九方皋》

1917年二十一岁的徐悲鸿开始了他漫长沉重的留学生涯。他先是东渡扶桑,研究美术,次年争取到了去法国留学的名额。1919年至1927年留欧八年,他遍历英、法、德、意、比、瑞士等国,亲炙艺术古迹,刻苦砥砺,一心修习,学有所成。

百年巨匠徐悲鸿

徐悲鸿作品《愚公移山》

1927年秋回国,历任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对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誉之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界的伯乐。

徐悲鸿作品《徯我后》

战争期间,多次在国外展售自己作品,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运动。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以传达神情。曾创作《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寓有进步思想的历史画。所画花鸟、风景、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中外。

他一生致力于国画的改革,画出的马不但有中国画的意境,也有西画的严谨结构关系。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

徐悲鸿的代表作《八骏图》描绘的是八匹形态各异的骏马,是徐悲鸿早年的作品。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马腿稍微夸张画长了一些,画出了马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