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头是百年身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清·魏子安《花月痕》

释义:人只要有一次失足,就会造成无穷的遗恨,即使回头再来,许多大好时机已经白白溜走。

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或慨叹自己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或用以劝诫别人走向正途,勿放任自我,一旦堕落,便会遗憾终生。当然,现代人引用时多带调侃的味道,这“失足”不至成“千古恨”,但遗憾个几日几月也是有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清·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释义: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初见时,彼此的印象总是美好的,充满了新鲜感、惊喜和期待。可惜,曾经的美好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消逝,留下的是无尽的悲凉和遗憾。

上半句火了千年,下半句却鲜有人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宋·苏轼《春宵》

释义:春天的夜晚非常短暂且宝贵,每一时刻都像黄金一样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这里的“春宵”指的是春天的夜晚,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刻。诗人用“一刻值千金”来形容春宵的珍贵,意在表达时间的宝贵和春天的美好不容错过。不过,由于“春宵”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新婚之夜的温馨与美好,因此人们常常将“春宵一刻值千金”误解为对新婚之夜的赞美。尽管“春宵一刻值千金”和“洞房花烛”在文化语境中经常被相提并论,但它们原本并不直接相关。

出身牛犊不怕虎,长出犄角倒怕狼。

——无名氏《中华圣贤经》

释义:刚生下来的小牛犊不怕老虎,因为它还不知道老虎的厉害;待它长大,长出犄角后,反而开始害怕狼了。比喻年轻人或涉世不多的人做事什么也不怕,经过多次磨难之后,却越来越胆小怕事。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年轻时的无畏与成长后的谨慎,从无知无畏到谨慎小心,体现了成长的智慧与成熟。前半句“出身牛犊不怕虎”用处广泛,有时偏重于强调年轻人勇敢无畏,含有褒义;有时则偏重于强调年轻人缺少经验,含有贬义。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苏麟《断句》

释义: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最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

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提拔,只有在外县担任巡检的苏麟,没有得到范仲淹的提拔。为了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期望,苏麟向范仲淹献上了这首诗。苏麟通过这两句诗暗示自己因远离权力中心而错失了提拔的机会。后来,范仲淹为他写了一封推举信,苏麟也因此得到提升。这句诗后来演化出一个成语“近水楼台”,常用来比喻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优先的机会或利益。

   插图:灯下制作

文字:灯下整编,仅供参考

更多精选诗词在这里,期待与你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