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55年9月26日的晚上,董其武在家里走来走去,心情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老董这个人,深知自己肩膀上背负的不仅仅是两颗星的分量,还有过去那一大堆纠结的历史。
他对着镜子练习接受军衔的表情,一会儿挤出个笑容,看着有点勉强;一会儿又皱眉头。最后情绪激动起来,居然还掉眼泪了。他的妻子从厨房探出头来,看着他这副模样,忍不住喊道:“老董,你这是在家排练新戏呢,还是真的纠结这军衔啊?”
董其武擦了擦脸,苦笑一下:“这不是演戏,我是真担心这上将军衔不配我,你说我这样的人,一辈子草根出身,突然摇身一变成了高官,多不真实啊。”
他妻子摇头笑道:“你这人啊,天天跟自己过不去,国家给你认可你就拿着吧,不要总想着那些曲曲折折的事情。”
董其武叹了口气,又开始踱步:“哎,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今晚得想个法子,明天不能当场给退了。”
02
1909年,董其武到太原那会儿,就是一副“大丈夫当如是”的气势,毕竟从小贫苦到大的人,想翻身得靠自己。
到了太原后,董其武就这样对着招兵处的老兵长:“大爷,我虽然是从农村来的,但别小看,我这一身是铁打的肌肉。”
老兵长斜了他一眼:“小伙子,这不是健身房,这是军队,来这儿的都说自己是铁打的。”
董其武不甘示弱:“那我还是不锈钢做的!”
就这样,董其武在军营里一展拳脚,几年时间从一个小兵爬到副官的位置。1927年,一路南下武汉,加入了第四军,他那时候已经充满了北伐的豪情,老是挂在嘴边:“咱们这是在书写历史啊!”
他参加的绥远抗战,大战红格尔图,击毙日伪军1700人,一举成名。事后他这么说:“咱们这一仗,真不是盖的,直接把敌人给干趴下了。”
听说连远在延安的毛主席都传来话了:“董其武这个小子,还真是个战斗机。”
董其武听了这话,心里美滋滋的:“这下好了,连毛主席都知道我董其武了,这脸面可算是往上贴金了。”
03
解放战争快结束时,蒋介石会玩,看着傅作义和董其武这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用胶水把人家粘在自己身边。董其武人家戴着中将帽子,蒋介石偏偏要喊他上将,这不就像给驴戴高帽子,虚头巴脑的。蒋介石就是希望这么一呼,董其武能心甘情愿当他的铁杆粉丝。可人家董其武心思可没那么简单,你以为在军衔上给人家画个大饼,他就会给你卖命,这里头的水可深了去了。
到了1949年,董其武听说他的老上司傅作义在北平搞了个起义,二话不说,飞奔去找傅老头求个明白。到了北平,董其武一见面就急吼吼地问:“老头儿,你说咱这以后咋办啊?”
傅作义摸着胡子,淡定地来了一句:“老董,现在的国民党就跟市场上的破烂不值钱,啥好日子也指望不上了。得看看那共产党,真正有本事带咱们走向亮堂路。”
董其武听了这话,心里那个激动啊,就像是找到了开启新世界的钥匙,眼前一亮,立马决定要重新审视这新时代的风向标。
不久后,毛主席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时,傅作义把董其武搬出来当说客,试图用董其武的立场转变来给毛主席留下深刻印象。
毛主席听后,点点头,一脸淡定:“董其武啊,我记得他。北平和了,绥远的事也就不是事了。让他们先等等,再说,反正也不差这几天。”
04
到了1949年夏天,董其武那儿已经是炸锅的节奏了,毛主席这时派了傅作义和邓宝珊,手里拎着一大堆现金去绥远打个招呼,意思就是“兄弟,咱们该有个痛快话了”。

9月19号这天,董其武就带着他的十万大军一声令下起义了,这动作可真不是盖的,一下子把附近的山西大同、陕西榆林,还有远到云南、四川、新疆的兄弟们都带动了起来。这一带起义,可以说是把解放战争的速度给按了个快进键,让国民党那边瞬间慌得一批。
1950年3月,在中南海的宴会上,毛主席一边夹菜给董其武,一边笑着说:“你这个起义可是挺及时的,咱们革命少奋斗几年呢。”
董其武听了这话,眼圈儿一红,心里美滋滋的,忍不住说:“主席,那天您说等我起义,我就当真了,您看我这不就来了吗?”
毛主席点头哈哈大笑:“那是,你这动作比我预期的还快呢!咱们得好好谈谈,如何让绥远这块儿大砖头,为新中国立点功。”
饭桌上,董其武有些小心翼翼地说:“主席,我这人虽然打了不少仗,但入了党的门,还得多学习,您看我这合格吗?”
毛泽东哈哈一笑,拍拍他的肩膀:“你这个心意我领了,入党嘛,不急,在新中国里,咱们是长期作战,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董其武听了这话,更是心头一热,回去的路上都快踏飞了,心想:“看来老董我这把年纪还有春天,不光是打仗的料,还能和毛主席一起建设社会主义呢!”
05
后来,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绥远军区的兄弟们就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个个摩拳擦掌,急着想上前线。董其武一看这势头,心说:“这帮热血男儿,得给他们找点事干。”
他一边擦着自己那把老旧的望远镜,一边给华北局打电话:“老哥,我这边的小伙子们都想去朝鲜看看,帮帮忙,让他们去展展身手。”华北局那边听了,心想这可是好事,赶紧安排。
1950年底,周总理亲自接见了绥远军区的干部们,跟他们一一握手:“你们就是要去朝鲜的那支队伍吧?准备好了吗?”董其武笑着回答:“总理,我们不但准备好了,我们还准备带足装备去,保证让敌人看了都害怕。”
1951年,他们正式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一头扎进了朝鲜战场。虽说在朝鲜只呆了短短两个月,但他们建的机场几乎成了志愿军的飞行员的后花园,缩短了飞行距离,增强了战斗力。
回国后,董其武被任命为六十九军军长,毛主席还亲自批准了他的待遇。董其武得知后,感慨万千:“看看,这共产党就是不一样,你说我这老兵有什么好的,不就是两肩挑枪跟着共产党跑,现在有了新家。毛主席,这辈子跟着您,真没错!”
06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第一次授衔。前一天晚上,董其武在家里走来走去,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他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我这个老董啊,本来只是个国民党的中将,现在竟然要变成开国上将,这跳跃也太大了点吧?”
忽然,他停下脚步,抬头对着墙上挂的毛主席像说:“主席啊,您这是抬举我了。我这人两条腿走路,一把枪打仗,哪里算得上什么大将军。周围那些红军老战士,一个个打了大半辈子仗,他们才是真正的硬骨头。”
过了会儿,他又摇摇头,若有所思地说:“但是,主席信里说的也对,这是党的政策,咱得听党的话。”
突然间,董其武笑了起来,拍拍自己的肩膀:“老董,老董,你看你,哪里还有当年那个只会指挥几个人打仗的小团长?现在可是要成为新中国的上将了。这党恩大如天,咱就老老实实地接受吧,别再想太多了。”
07
董其武那会儿,每次想到自己那不光彩的历史,心里就像压了块大石头。1956年,他写入党申请书的时候,笔都快捏成粉末了。一边写一边自嘲:“看我这老头子,怕是党都不稀罕。”
递交申请书那天,他还特地跟政委说:“政委,我这老骨头还有点用,别看我年纪大,心还年轻。您看着办吧,工资那事儿咱能省则省,多给年轻人些。”
等到1980年还没等到批复,老董心急如焚,又提交了一份申请书。他笑着对身边的小兵说:“小兵,你说我这老头子这么执着是不是有点傻,都八十多了还想挤进党。”
两年后,党的批复终于来了,说董其武正式成为共产党员。老将军那天高兴得像个孩子,眼泪哗哗的,边擦泪边嚷嚷:“看吧,我这老头子还是有点市场的!毛主席,我终于也是党的一员了,这回可以名正言顺了!”
到了1989年春天,老将军在北京安详地走了。据说,临走前他还在笑:“走了走了,这回可以名副其实地去见马克思了,还能带上党员的名头,不枉此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