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现象
DASHU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
大暑三候为:
1
一候腐草为萤
DASHU
2
二候土润溽暑
DASHU
3
三候大雨时行
5大腹泻急救穴位(附精准定位图)
天枢穴(腹泻特效穴)
精准定位:肚脐左右两侧3横指(约2寸)处
功效:
双向调节肠道:既止泻又通便
缓解腹痛、肠鸣音亢进
按摩方法:
· 双手拇指同时按压,逆时针揉按(止泻方向)
· 配合热敷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
饭后1小时内不宜强力按压
孕妇需轻按或咨询医师
搭配生姜贴敷效果翻倍(切薄片贴穴位)
足三里(胃肠万能穴)
精准定位:膝盖外侧凹陷下4横指,胫骨旁开1横指
功效:
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针对食物不洁引起的急性腹泻
按摩方法:
· 拇指垂直用力按压,出现酸胀感后保持30秒
重要注意事项
皮肤破损/炎症时禁用
孕妇需轻按或改用其他穴位
最佳时段:上午7-9点(胃经当令时)
关元穴(温阳止泻穴)
精准定位:肚脐正下方4横指(约3寸)处
功效:
适用于受凉后腹泻(大便稀溏、怕冷)
提升肠道温度,减少肠蠕动
按摩方法:
· 掌心搓热后顺时针摩腹100次
注意事项
饭后1小时内不宜按压
孕妇禁用
体温过高时慎用
大肠俞(肠道反射穴)
精准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功效:
调节结肠功能,缓解慢性腹泻
针对肠易激综合征(IBS)
按摩方法:
· 用按摩棒或指关节按压至微微发热
重要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者慎用强力按压
孕妇禁用
最佳作用时段:5-7点(大肠经当令时)
三阴交(健脾祛湿穴)

精准定位:内踝尖上4横指,胫骨内侧缘
功效:
改善脾虚型腹泻(大便溏稀、食欲差)
祛除体内湿气,治本之穴
按摩方法:
· 拇指与食指捏揉,配合艾灸最佳
重要禁忌
孕妇绝对禁用(可能引发宫缩)
月经量过大期间暂停
阴虚火旺者宜轻刺激
最佳使用时机
· 急性腹泻:立即按压天枢+足三里(每穴3分钟)
· 慢性腹泻:每天按摩关元+三阴交(早晚各1次)
· 预防复发:每周艾灸大肠俞2-3次
增效组合方案
穴位+热敷:用盐袋热敷天枢穴(温度40℃左右)
穴位+精油:生姜精油稀释后涂抹按摩
穴位+食疗:按摩后喝红枣姜茶(忌生冷)
重要注意事项
严重脱水(眼窝凹陷、尿少)需立即就医
细菌性痢疾(便血、高热)必须配合药物治疗
孕妇禁用三阴交、力道需轻柔
HOT
SUMMER
2025年三伏时间表
1
一年一次三伏贴,千万别错过!
初伏时间:7月20日~7月29日(10天)
中伏时间:7月30日~8月 8 日(10天)
末伏时间:8月 9 日~8月18日(10天)
-
最佳贴敷时段:每伏第一天效果最佳(7.15/7.25/8.14) 全天可贴,但上午阳气旺盛时(9:00-11:00)更佳
三伏贴适合谁?
呼吸系统问题: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
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老寒腿
儿科疾病: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体虚易感冒、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汗症等
妇科疾病:如寒凝痛经、月经量少、月经迟来、宫冷不孕、寒湿积聚之等
禁忌人群:孕妇、皮肤过敏、发热期、阴虚火旺者
三伏贴常用穴位
HOT
SUMMER
2025年三伏时间表
1
一年一次三伏贴,千万别错过!
初伏时间:7月20日~7月29日(10天)
中伏时间:7月30日~8月 8 日(10天)
末伏时间:8月 9 日~8月18日(10天)
-
最佳贴敷时段:每伏第一天效果最佳(7.15/7.25/8.14) 全天可贴,但上午阳气旺盛时(9:00-11:00)更佳
三伏贴适合谁?
呼吸系统问题: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
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老寒腿
儿科疾病: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体虚易感冒、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汗症等
妇科疾病:如寒凝痛经、月经量少、月经迟来、宫冷不孕、寒湿积聚之等
禁忌人群:孕妇、皮肤过敏、发热期、阴虚火旺者
饮食养生
大暑不但天气炎热,而且雨水多,暑湿易困脾,此时人们受暑湿影响易出现腹胀、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
因此饮食宜以健脾和胃,补气生津为主,可多食黄豆、黄瓜、苦瓜、莲藕、薏米、芦根、白茅根等食物。
一、车前草红枣汤
材料:清水1000毫升、冰糖2小匙。
药材:车前草(干)50克、红枣15颗。
做法:1.将红枣洗净、泡发,备用;车前草洗净,备用。2.砂锅洗净,倒入1000毫升的清水,以大火煮开后,放入车前草,大火改为小火,慢熬40分钟。3.待熬出药味后,加入红枣,待其裂开后,
加冰糖,搅拌均匀后,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补气安神,健脾胃。
二、山药烧豌豆
材料:豌豆荚50克,竹荪、香菇、胡萝卜、辣椒适量,盐1/2茶匙,太白粉2汤匙
药材:生山药250克、冬笋200克
做法:1.香菇轻划十字,备用;豌豆荚、胡萝卜、辣椒斜切片,山药、冬笋切薄片,竹荪切段。2.烧热油锅,放入香菇、辣椒稍微拌炒,放入胡萝卜、山药等同炒,再加1杯水。3.收汁后放入豌豆荚、竹荪,最后用太白粉勾一层薄芡即可。
功效:增强免疫力,健脾益胃。
三、双枣莲藕炖排骨
材料:莲藕2节(约600克)、排骨250克、盐2小匙。
药材:红枣、黑枣各10颗。
做法:1.排骨洗净,在沸水中汆烫一下,去除血水。2.将莲藕冲洗一下,削皮,再切成块;红枣、黑枣洗净,去掉核,备用。3.将所有的材料放入煮锅中,加适量的清水至盖过所有的材料(约6碗水),煮沸后转小火炖约40分钟,快起锅前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开胃消食,清热凉血。
每天一节直播课程:(周六休息)
下午3:00—5:00
袁梦老师【学点穴、艾灸、刮痧】公益班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中医的人;让每一位学员不花一分钱都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居家进行自我养生保健!欢迎您的加入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